[实用新型]模块式水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6893.4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信权;许宗瑝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鲜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芦竹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槽 端盘 第一槽 模块式 液循环 水耕 水道 水位管 本实用新型 回水管件 快速组合 入水管件 相对位移 循环水流 接合 第二槽 回转管 排水孔 套接 | ||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包括有:一栽培槽、一养液循环水道,以及一水位管;其栽培槽至少具有可供对应接合的一第一槽端盘及一第二槽端盘;其养液循环水道至少具有可供对应套接的一入水管件、一回水管件及一回转管件;其水位管呈可与该第一槽端盘相对位移的型态套置于第一槽端盘的排水孔处;从而获得一种可供快速组合安装使用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尤其,可在养液循环水道的作用下,使注入栽培槽的养液得以顺利进入栽培槽的每个角落,于栽培槽内产生循环水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水耕设备有关,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组合安装,以及可产生较佳养液循环效果的模块式水耕设备。
背景技术
光照及水对于植物栽培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几乎完全仰赖合作用的进行,传统的大型培植场一般皆使用开放式平面农地,不但需要广大面积,更易受天候影响,导致产量不稳定,并且有遭外来生物污染之虞。
因此,现今对于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培植方式,多采用设施栽培为主,以期透过系统化控制光照、水、气等能量来源,获得稳定、质量较高的收获物,并提高获物的产值;其中,利用水耕种植的作法即为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设施栽培技术之一。
原则上,只要具有一可供盛装养液的栽培槽,且设法让所欲栽种的农作物的根部、茎部与养液接触,能够让农作物在养液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与元素,即可构成一相对降低或避免采用大量的土壤与土地,且可于室内进行耕种,以及容易控制其生长环境的水耕设备。
然而,为能有效利用室内空间,类似习用水耕设备通常依照室内现地空间打造而成,其在达到相当的生产规模时,每一个单一栽培槽的体积相对趋于庞大且笨重,不但增加制造、运送、仓储及物料囤积的成本,且如何让栽培槽内部的养液获得应有的循环效果,亦是必须克服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即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组合安装,以及可产生较佳养液循环效果的模块式水耕设备,为其主要目的者。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包括有:一栽培槽、一养液循环水道,以及一水位管;其中:该栽培槽,至少具有可供对应接合的一第一槽端盘及一第二槽端盘,该第一槽端盘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放状的第一套接部,该第二槽端盘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放状且可与该第一套接部对应接合的第二套接部,该第一槽端盘上设有一排水孔;该养液循环水道,至少具有可供对应套接的一入水管件、一回水管件及一回转管件,该入水管件及该回水管件供铺设于该第一槽端盘内,该入水管件的管体上设有一注水口,该回转管件供铺设于该第二槽盘内,该回转管件的管体具有一中间区段,于该中间区段两端各别形成一供与该入水管件连接的第一平行区段、一供与该回水管件连接的第二平行区段,该第一平行区段与该第二平行区段大概呈平行配置;该水位管,呈可与该第一槽端盘相对位移的型态套置于该排水孔处;以及,该循环水道至少于该入水管件、该回水管件、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回转管件设有复数出水孔。
利用上述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水耕设备不但可供快速组合安装使用;尤其,可在养液循环水道的作用下,使注入栽培槽的养液得以顺利进入栽培槽的每个角落,甚至在栽培槽内产生循环水流。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栽培槽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该养液循环水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各该延伸盘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及该第二槽端盘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该防水布供铺设于该栽培槽内侧,该防水布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对应的透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鲜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源鲜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6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