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转向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8931.X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意统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梁 水平板 转向块 翼缘 体外预应力加固 焊接 右夹板 左夹板 顶面 竖板 转向件 圆钢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承载能力 牢固结合 安装架 后撑板 前撑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转向块,连接在钢梁的翼缘上,所述钢转向块包括主体转向件、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主体转向件包括水平板、焊接在所述水平板下的竖板以及焊接在所述竖板下端的安装架;所述水平板的顶面连接在所述翼缘的底面上,所述左夹板设置在所述翼缘的左侧顶面上,所述右夹板设置在所述翼缘的右侧顶面上;在所述水平板顶面与所述左夹板之间固定有左圆钢,在所述水平板顶面与所述右夹板之间固定有右圆钢;在所述竖板的前后两侧焊接有前撑板和后撑板。所述钢转向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钢梁焊接转向块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且安装方便,可与钢梁牢固结合,提升钢梁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提高钢梁的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转向块。
背景技术
随着体外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完善,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体外预应力技术是依靠预应力产生的反向弯矩平衡一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不仅减小了大梁截面受拉边缘的最大拉应力,同时还减小了截面受压边缘的最大压应力,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
转向块是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进行加固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现有对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时,通常是在已受力变形的钢梁上焊接转向块,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对正在受力状态下的钢梁施焊时,会使钢梁的局部受力发生变化而失稳,导致其局部结构的安全性降低;须评估负荷状态下钢梁的应力变化对焊缝强度的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焊接工艺。针对上述缺陷,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将钢梁卸荷后再在其表面焊接转向块,然而,该方法需要在建筑内安装卸荷支撑件,占用空间大,焊接转向块期间严重影响建筑内的正常生产;焊接不当时还会引起建筑内起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的用于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转向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转向块,连接在钢梁的翼缘上,所述用于钢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转向块包括主体转向件、左夹板和右夹板;
所述主体转向件包括水平板、焊接在所述水平板下的竖板以及焊接在所述竖板下端的安装架;
所述水平板的顶面连接在所述翼缘的底面上,所述左夹板设置在所述翼缘的左侧顶面上并与所述水平板通过左螺栓连接,所述右夹板设置在所述翼缘的右侧顶面上并与所述水平板通过右螺栓连接;
在所述水平板顶面与所述左夹板之间固定有左圆钢,所述左圆钢设置在所述左螺栓的左侧,在所述水平板顶面与所述右夹板之间固定有右圆钢,所述右圆钢设置在所述右螺栓的右侧;
在所述竖板的前后两侧焊接有前撑板和后撑板。
优选的,所述水平板顶面与所述翼缘底面通过结构胶粘结。
优选的,所述水平板、竖板、前撑板、后撑板、左夹板、右夹板为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
优选的,所述左圆钢、右圆钢焊接在所述水平板上。
优选的,所述左圆钢与所述左螺栓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右圆钢与所述右螺栓间隔一定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左圆钢固定在所述水平板的最左端,所述右圆钢固定在所述水平板的最右端。
优选的,所述左圆钢、右圆钢的直径设置为所述翼缘厚度的1.1~1.3倍。
优选的,所述左圆钢、右圆钢的直径为16~25mm。
优选的,所述竖板、前撑板、后撑板为倒梯形钢板。
优选的,所述前撑板、后撑板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水平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意统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意统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8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