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9050.X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刘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1 | 分类号: | F16D3/221;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环 星形套 内星轮 中空 球道 本实用新型 断面结构 润滑油管 毛细孔 植毛 首尾 凹面内壁 技术手段 自动加速 毛细管 外侧壁 凹面 滚珠 内腔 内体 束环 周长 密布 零部件 贯通 外围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所述的星形套件外围一周设有六个球道凹面,所述的球道凹面内壁上密布有毛细孔,每个所述的球道凹面上通过束环罩有滚珠;所述的星形套件中心位置中空,并在星形套件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环;所述的油环断面结构为方形,其内中空。本实用新型采用油环断面结构为方形,其内中空,并且油环首尾不相接,其首尾不相接的间距长度为油环整体周长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之间;每个的毛细孔通过内置于星形套件内体的毛细管与油环内腔相贯通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内星轮内部在运转的过程中,自动加速的润滑各个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
背景技术
内星轮是将轴间有夹角或相互位置有变化的两轴连接起来,并使两轴以相同的角速度传递动力的装置,它可以克服普通十字轴式万向节存在的不等速性问题。目前广泛采用的内星轮主要有球叉式万向节和球笼式万向节。内星轮的作用是将轴间有夹角或相互位置有变化的两转轴连接起来,并使两轴以相同的角速度传递动力,它可以克服普通十字轴式万向节存在的不等速性问题,特别适合于转向驱动桥的使用。转向驱动桥中,前轮既是驱动轮,又是转向轮,转向时偏转角度很大,最大可达35°以上,这时就不能采用传统的、偏转角度很小的普通万向节了。普通万向节在偏转角较大时,转速和扭矩会有很大的波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很难平稳可靠地传输给车轮,同时也会造成汽车的振动、冲击和噪声,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更好的润滑系统的内星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其主要构造有:星形套件、球道凹面、毛细孔、毛细管、滚珠、束环、油环,所述的星形套件外围一周设有六个球道凹面,所述的球道凹面内壁上密布有毛细孔,每个所述的球道凹面上通过束环罩有滚珠;
所述的星形套件中心位置中空,并在星形套件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环;所述的油环断面结构为方形,其内中空,并且油环首尾不相接,其首尾不相接的间距长度为油环整体周长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之间;每个所述的毛细孔通过内置于星形套件内体的毛细管与油环内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球道凹面内壁上密布有毛细孔数量为:每平方厘米7-12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环断面方形面积为0.07-0.8平方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环一侧面喷涂有颜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星形套件浸没于润滑机油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星形套件中心位置中空内壁设有防滑凹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油环断面结构为方形,其内中空,并且油环首尾不相接,其首尾不相接的间距长度为油环整体周长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之间;每个的毛细孔通过内置于星形套件内体的毛细管与油环内腔相贯通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内星轮内部在运转的过程中,自动加速的润滑各个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植毛细润滑油管的内星轮的星形套件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处剖面图。
图中1-星形套件,2-球道凹面,21-毛细孔,22-毛细管,3-滚珠,4-束环,5-油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9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