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0327.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潘东生;蔡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宇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泥板 车辆发动机 挡泥板体 本实用新型 挡泥板支架 固定螺丝孔 固定卡扣 卡扣开关 放水孔 散热板 压合板 弹簧 固定板表面 表面设置 固定板 散热性 注水孔 挡泥 合板 有压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包括挡泥板体,所述挡泥板体一侧连接有挡泥板支架,所述挡泥板支架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设置有固定螺丝孔,所述固定螺丝孔一侧设置有卡扣开关,所述卡扣开关一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一侧设置有放水孔,所述放水孔一侧设置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表面设置有注水孔;包括该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通过压合板与挡泥板体的作用,提高了一般挡泥板的散热性和挡泥的效果,节约了大量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泥板,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属于汽车配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挡泥板就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制造,也有采用工程塑料。挡泥板通常安装在自行车或机动车车轱辘后面的一个金属挡板,牛皮挡板,塑料挡板,橡胶挡板。另外,汽车挡泥板的作用就是增加车身的总体美观性。1、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一些泥土溅到车身或人身上,导致车身或人身不美观。2、可以防止泥土溅到拉杆、球头上导致过早的生锈。3、小车用挡泥板还有一个作用,轿车容易在轮胎缝内夹带小石子,速度过快容易甩在车身,崩掉本车外漆,而一般的挡泥板的散热性不好,容易对发动机的寿命产生影响,因此,一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必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使用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挡泥板,包括挡泥板体,所述挡泥板体一侧连接有挡泥板支架,所述挡泥板支架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螺丝孔,所述固定螺丝孔一侧设置有卡扣开关,所述卡扣开关一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一侧设置有放水孔,所述放水孔一侧设置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为凸出状,而所述挡泥板体与所述挡泥板支架所组成形状的为凹槽,且所述压合板与挡泥板体、挡泥板支架相契合,所述压合板与所述挡泥板体、所述挡泥板支架、所述固定板形成一个容腔,而所述放水孔与注水孔与此容腔相通,所述弹簧支撑在此容腔内部,所述压合板表面设置有注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扣与所述卡扣开关通过连接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挡泥板的材质为PP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挡泥板支架通过螺丝螺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注水孔向压合板与挡泥板体、挡泥板支架、固定板形成一个容腔中注入冷却水,再加上散热板的作用,很好的解决了,散热难的问题,若要清洗时,只需按下卡扣开关,使固定卡扣打开,使压合板与其分离即可,提高了挡泥板的散热性,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简单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泥板体;2、挡泥板支架;3、固定卡扣;4、固定板;5、固定螺丝孔;6、卡扣开关;7、弹簧;8、散热板;9、放水孔;10、压合板;11、注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宇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宇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0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