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0888.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厅;罗玉平;刘芹;刘伟;简丽娜;朱劲波;高志国;王禹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系统 无线供电 本实用新型 线圈装置 电磁信号 发射模块 线缆铺设 变电站 电磁感应原理 外部驱动装置 硬件系统结构 供电 驱动 安装结构 电源产生 发射线圈 发送端的 共振频率 接收线圈 连续能量 耦合 接收端 有效地 门锁 共振 门禁 变压器 传送 发送 施工 环节 交换 | ||
1.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供电线圈装置(10),所述无线供电线圈装置(10)的一端与驱动发射模块(20)相连接,无线供电线圈装置(10)的另一端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驱动发射模块(20)与变压器(30)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线圈装置(10)包括发射线圈(11)、接收线圈(12)、接收模块(13)、复位弹簧(14)以及固定板(15),所述发射线圈(11)与驱动发射模块(20)相连接,所述发射线圈(11)与接收线圈(12)之间存在距离,所述接收线圈(12)与接收模块(13)之间电连接,接收线圈(12)和接收模块(13)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5)的两侧,所述复位弹簧(14)固定于导轨上,固定板(15)通过复位弹簧(14)在导轨上滑动,所述接收模块(13)用于为磁力锁供电,固定板(15)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发射模块(20)包括第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1、第二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2、第三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3以及第四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4,所述第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分别与变压器(30)的正极、第二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2的漏极相连接,第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分别与第四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4的漏极以及发射线圈(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4的源极分别与变压器(30)的负极、第三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3的源极相连,第三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3的漏极分别与第二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2的源极以及发射线圈(11)的另一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13)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一端与接收线圈(12)相连接,整流桥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第五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5的漏极、第二二极管V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5的源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V1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电池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正极、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5)通过外部驱动装置与开门按钮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置有2个,复位弹簧(14)设置有两根,每根复位弹簧(14)分别固定于一个导轨上,固定板(15)固定在两根复位弹簧(14)中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线圈装置(10)和导轨均设置于门框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驱动装置为外部拉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08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智能门锁的安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查看多路视频安全门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