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二次反应釜尾气吸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2005.X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缪金凤;张逸凡;孙磊;王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D50/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张沪玲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池 布袋捕集器 反应釜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尾气吸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二次反应 管道设置 硅胶填充 蒸汽保温 生产效率 物料凝结 结块 堵塞 排放 | ||
1.一种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二次反应釜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布袋捕集器(1)、硅胶填充段(2)、吸收池(3)、蒸汽保温段(4)、反应釜(5);反应釜(5)通过管道与吸收池(3)连接,吸收池(3)通过管道与布袋捕集器(1)连接,反应釜(5)和吸收池(3)之间的管道设置蒸汽保温段(4);吸收池(3)和布袋捕集器(1)之间的管道设置硅胶填充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二次反应釜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保温段(4)为内部增加蒸汽的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二次反应釜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填充段(2)为内部增加硅胶的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20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