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2468.6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6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马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上盘 环形油腔 柱形腔 气管 单向进气阀 转轴安装孔 驱动弹簧 本实用新型 顶部中心 内部安装 活塞 配重块 润滑油 尼龙 减小 磨损 连通 垂直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包括耐磨上盘本体,所述耐磨上盘本体的顶部中心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耐磨上盘本体内部设有环形油腔,所述耐磨上盘本体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耐磨上盘本体内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油腔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单向进气阀,且单向进气阀位于凹槽内,所述耐磨上盘本体内部位于环形油腔的下方设有柱形腔,且柱形腔与转轴安装孔垂直,所述柱形腔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弹簧、配重块和活塞,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与耐磨上盘本体固定连接,此尼龙耐磨上盘,耐磨上盘本体每启动一次就润滑一次,不仅节约了润滑油的用量,而且,有效的减小耐磨上盘本体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
背景技术
MC尼龙又称浇铸尼龙,它是在常压下,将熔融的原料己内酰胺单体C6H11NO用碱性的物质作催化剂,与活化剂等助剂一起制成待聚单体,直接注入预热到一定温度的模具中,使物料在模具内很快地进行聚合反应,凝结成坚韧的固体胚件,再经过有关工艺处理,得到预定的制品。MC尼龙制品作为工程塑料之一,以塑代钢、性能卓越,用途极其广泛。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自润滑、耐磨、防腐,绝缘等多种独特性能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几乎遍布所有的工业领域。
现有的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需要借助润滑油降低摩擦,现有的加注润滑油方式比较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C铸型尼龙耐磨上盘,包括耐磨上盘本体,所述耐磨上盘本体的顶部中心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耐磨上盘本体内部设有环形油腔,所述耐磨上盘本体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耐磨上盘本体内部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油腔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单向进气阀,且单向进气阀位于凹槽内,所述耐磨上盘本体内部位于环形油腔的下方设有柱形腔,且柱形腔与转轴安装孔垂直,所述柱形腔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弹簧、配重块和活塞,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与耐磨上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配重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有活塞,且活塞的侧壁与柱形腔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柱形腔内远离驱动弹簧的一端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油单向阀,且进油单向阀位于环形油腔内,所述耐磨上盘本体的内部位于柱形腔的下方设有输油腔,所述出油管的一端安装有出油单向阀,且出油单向阀位于输油腔内,所述耐磨上盘本体的底部等角度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通过输油管与输油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耐磨上盘本体采用MC铸型尼龙支撑。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设有五个。
优选的,所述环形油腔内注有润滑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尼龙耐磨上盘,将耐磨上盘本体套装固定在转轴上,当耐磨上盘本体转动时,配重块做离心运动,配重块和活塞一起沿着柱形腔移动,并且使驱动弹簧伸长,此时进油单向阀和单向进气阀关闭,出油单向阀打开,进而将柱形腔内的润滑油沿着出油管、输油腔和输油腔进入条形槽内,进而对耐磨上盘本体的底部进行润滑,当耐磨上盘本体停止转动时,驱动弹簧的作用使配重块和活塞一起向转轴方向移动,此时进油单向阀和单向进气阀打开,出油单向阀关闭,使环形油腔内的润滑油吸入柱形腔内,该尼龙耐磨上盘,耐磨上盘本体每启动一次就润滑一次,不仅节约了润滑油的用量,而且,有效的减小耐磨上盘本体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马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马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2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