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3613.2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广宇;施维林;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氧剂 球形体 增氧装置 土壤 本实用新型 供氧组件 含氧气体 通气孔 埋入 启动组件 含氧量 体内部 松土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增氧装置,包括多个球形体,任一所述球形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球形体适于被埋入土壤中;供氧组件,设于所述球形体内部,用于产生含氧气体;所述供氧组件包括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装有第一供氧剂,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供氧剂,所述第一供氧剂及所述第二供氧剂相接触即可产生所述含氧气体;启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或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在特定情况下破坏所述第一箱体及所述第二箱体以使得所述第一供氧剂与所述第二供氧剂接触。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球形增氧装置,在诸如松土等操作中将其埋入土壤中,而球形体而产生氧气,并通过通气孔排入突然中,从而提高了土壤的含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一种天然的修复污染物的载体,通过土壤的过滤、粘附及其中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以很好的修复存在于其中的污染物,减轻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作用。
然而,土壤由于封闭程度较高,外界空气难以进入,因此,土壤多为厌氧状态,其中的微生物亦多为厌氧微生物,而对于某些污染物而言,厌氧微生物难以降解,导致该种污染物在土壤中可以长时间的存续,这可能对人类产生很大的危害作用;
为了提高土壤的氧含量,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繁殖,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方法,如在土壤中埋入曝气管等,通过在曝气管内通入含氧空气来实现对土壤的增氧操作;
然而,上述的曝气管需要埋入等操作,而曝气管体积较大,其埋入操作为工程量较大的施工工程,导致该种方法的实现操作复杂,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土壤增氧装置,包括
多个球形体,任一所述球形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球形体适于被埋入土壤中;
供氧组件,设于所述球形体内部,用于产生含氧气体;所述供氧组件包括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装有第一供氧剂,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供氧剂,所述第一供氧剂及所述第二供氧剂相接触即可产生所述含氧气体;
启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或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在特定情况下破坏所述第一箱体及所述第二箱体以使得所述第一供氧剂与所述第二供氧剂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面的第一刺入装置及设于所述第二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面的第二刺入装置,所述第一刺入装置适于刺入所述第二箱体且所述第二刺入装置适于刺入所述第一箱体,使得所述第一供氧剂与所述第二供氧剂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及所述第二箱体设置于一滑轨上,所述第一箱体及所述第二箱体适于沿滑轨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并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供氧剂与所述第二供氧剂接触;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球形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为弧形、圆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上设有仅朝向所述球形体外侧开启的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体的直径为1cm-5c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球形增氧装置,在诸如松土等操作中将其埋入土壤中,而球形体中的第一供氧剂与第二供氧剂接触从而产生氧气,并通过通气孔排入突然中,从而提高了土壤的含氧量。
2.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设置于滑轨上,且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沿滑轨滑动从而接触;如此,在生产该球形增氧装置时通过调整角度使滑轨水平,从而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不接触;在埋入土壤操作中角度改变,使得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接触,从而第一刺入装置及第二刺入装置分别刺入第二箱体及第一箱体,从而第一供氧剂与第二供氧剂接触,从而产生含氧气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3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重金属污染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铁放置的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