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桁架式泵吸吸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4154.X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叶连滨;韩法昌;王海城;徐万宝;钟冠英;陈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泥装置 上柱体 下柱体 长度调节装置 吸泥机 支撑柱 桁架式 泵吸 支架 主梁 本实用新型 电气控制箱 池底污泥 出水水质 固定锚栓 滑动连接 驱动装置 伸缩软管 污泥上浮 限位滑槽 高度差 排泥槽 吸泥泵 主管路 保证 滑轮 污泥 腐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桁架式泵吸吸泥机,包括驱动装置、电气控制箱、主梁、吸泥泵、主管路、排泥槽,还包括若干吸泥单元,所述吸泥单元包括吸泥支架、吸泥管路和集泥装置;所述吸泥支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柱体和下柱体,所述上柱体与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下柱体与集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柱体和下柱体间通过长度调节装置滑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包括限位滑槽和固定锚栓;所述吸泥管路与集泥装置连接处设有伸缩软管;所述集泥装置底部安装有滑轮,可保证集泥装置与池底保持相同高度差,保证池底污泥及时有效的被排走,避免出现污泥腐化、污泥上浮等问题,保证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桁架式泵吸吸泥机。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中,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成分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污水处理厂平流式沉淀池需要通过桁架式泵吸吸泥机将沉于池底的污泥排出池外,平流式沉淀池池底一般设计有i=0.01的坡度。目前国内桁架式泵吸吸泥机吸泥系统的集泥装置标高是固定的,随着桁架式泵吸吸泥机的移动,吸泥口距离池底的相对距离是在不停的变化,一般在出水槽的位置相对距离最大,沉于池底的污泥不能全部被抽走,时间长了容易引起污泥腐化、污泥上浮等问题,影响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桁架式泵吸吸泥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集泥装置标高无法随池底污泥高度变化、排泥效率低、影响出水水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桁架式泵吸吸泥机,包括驱动装置、电气控制箱、主梁、吸泥泵、主管路、排泥槽,还包括若干吸泥单元,所述吸泥单元包括吸泥支架、吸泥管路和集泥装置;
所述吸泥支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柱体和下柱体,所述上柱体与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下柱体与集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柱体和下柱体间通过长度调节装置滑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柱体和下柱体的限位滑槽和固定锚栓;
所述吸泥管路设置于吸泥支架内,所述吸泥管路的上端与主管路相连通,下端与集泥装置连接,且连接处设有伸缩软管;
所述集泥装置底部安装有滑轮。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锚栓设置于上柱体的自由端,所述限位滑槽沿竖直方向开设于下柱体的自由端,所述固定锚栓套设于限位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软管设置于长度调节装置的同一高度,且所述伸缩软管的伸缩量与长度调节装置的长度变化量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软管为硬质骨架抽吸软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泥装置底部安装有四个滑轮。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集泥装置可随着池底标高上下移动,与池底保持相同高程差,保证池底污泥及时有效的被排走,避免出现污泥腐化、污泥上浮等问题,保证出水水质。
2.集泥装置与吸泥支架件通过限位滑槽和固定锚栓连接,即可保证集泥装置上下移动,又能保证与吸泥支架的固定,结构简单。
3.集泥装置的管路与吸泥管路通过硬质骨架抽吸软管连接,保证集泥装置上下移动时污泥抽吸不受影响,结构简单。
4、限位滑槽的长度可根据池底的标高差值灵活调节,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打滑新型浓缩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污泥回流和排污气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