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啮合变壁厚涡旋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4347.5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晨燕;魏蜀红;王君;崔淑洁;杨舒然;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12;F04C18/02;F04C23/02;F04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真空泵 啮合 封闭工作腔 啮合型线 变壁厚 不相等 啮合点 两组 涡旋 本实用新型 中心位置处 动涡旋齿 工作效率 静涡旋齿 连续曲线 气体混合 外侧型线 效率降低 圆弧连接 圆渐开线 组合型线 大气量 动涡旋 静涡旋 排气口 容积比 涡旋齿 涡旋圈 吸气量 吸气腔 泄漏量 最外圈 重合 等距 法向 高阶 两段 涡盘 相等 | ||
1.一种全啮合变壁厚涡旋真空泵,包括静涡旋(I)、动涡旋(II)、防自转机构(9)、机架(10)、曲轴(11)和电机(12),其特征是:静涡旋(I)包括静涡旋齿(1)、静涡旋齿槽(2)、排气口(3)、吸气口(4)和静涡旋盘(5),静涡旋齿(1)包括内侧型线(101)和外侧型线(102),静涡旋齿槽(2)是由静涡旋齿(1)的内侧型线(101)和外侧型线(102)形成的,吸气口(4)在静涡旋齿槽(2)的外圈末端位置;动涡旋(II)包括动涡旋齿(6)和动涡旋盘(7),动涡旋齿(6)包括内侧啮合型线(601)和外侧啮合型线(602);
在公转中心O,静涡旋(I)的回转中心O1和动涡旋(II)的回转中心O2重合,静涡旋齿(1)的内侧型线(101)和动涡旋齿(6)外侧啮合型线(602)是相互啮合的,静涡旋齿(1)的外侧型线(102)和动涡旋齿(6)内侧啮合型线(601)是相互啮合的;动涡旋齿(6)与静涡旋齿(1)相互啮合的型线是法向等距关系,且相互啮合的型线之间存在一条各点处连续光滑的涡旋中线(8);将涡旋中线(8)分别向两侧法向等距回转半径的一半Ror/2后得到各点处连续光滑的内侧型线(101)、外侧型线(102)、内侧啮合型线(601)和外侧啮合型线(602);在工作过程中,动涡旋齿(6)的内侧啮合型线(601)与静涡旋齿(1)的外侧型线(102)、动涡旋齿(6)的外侧啮合型线(602)与静涡旋齿(1)的内侧型线(101)都能全部参与啮合;
涡旋中线(8)包括右侧中线ea1b1c1d1和左侧中线ea2b2c2d2;右侧中线ea1b1c1d1由第一连接圆弧ea1、第一内圈圆渐开线a1b1、第一高阶连续曲线b1c1和第一外圈圆渐开线c1d1组成;左侧中线ea2b2c2d2由第二连接圆弧ea2、第二内圈圆渐开线a2b2,第二高阶连续曲线b2c2和第二外圈圆渐开线c2d2组成;在涡旋中线(8)中心处的第一连接圆弧ea1的半径Rm1和第二连接圆弧ea2的半径Rm2不相等,且第一连接圆弧ea1和第二连接圆弧ea2的连接点e不通过公转中心O,即第一连接圆弧ea1和第二连接圆弧ea2关于公转中心O不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3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的回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