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4569.7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林;黄玮文;黄天财;林恒钦;王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水平安装 竖向安装架 电机转速 稳定性测试平台 测试分析系统 电机转速信息 本实用新型 安装架 输出轴 转轴 电机 稳定性测试结果 编码器安装 测试平台 传动连接 电机水平 电机转动 输出端口 转轴转动 装配 平行 采集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包括安装架、传动机构和编码器,安装架包括第一水平安装架、第二水平安装架、第一竖向安装架和第二竖向安装架;待测电机水平固定安装在第一水平安装架上,编码器安装于第一竖向安装架上并与第二水平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编码器的转轴与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相平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待测电机的输出轴与编码器的转轴之间。工作时,待测电机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编码器的转轴转动,实现编码器对电机转速信息的采集,编码器的输出端口可接到相应的测试分析系统,通过测试分析系统对所测得的电机转速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精密生产领域中,电机转速稳定性对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电机转速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电机转速的稳定性测试通常需要一个测试平台,用以采集待测电机的转速信息,再通过与测试平台相配合的软件分析系统对所采集到的转速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电机转速稳定性的测试结果,然而目前已存在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装配也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包括安装架、传动机构和编码器,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水平安装架、第二水平安装架、第一竖向安装架和第二竖向安装架;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架和所述第二竖向安装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架上,待测电机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架上,所述编码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架上并与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编码器的转轴与所述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相平行,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待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之间。
所述待测电机通过一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架上。
所述编码器通过一编码器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架上,且所述编码器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轮、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编码器连接轴、带座轴承和联轴器,所述带座轴承通过一轴承座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竖向安装架上,且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待测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编码器连接轴与所述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相平行,且所述编码器连接轴的第一端活动穿过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与所述带座轴承配合连接,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相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编码器连接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带座轴承并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相连接。
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架由两根竖向安装柱组成,所述编码器固定板通过螺杆组件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架的两根竖向安装柱之间。
所述第二竖向安装架由两根竖向安装柱组成,所述轴承座固定板通过螺杆组件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二竖向安装架的两根竖向安装柱之间。
所述带座轴承通过螺杆组件锁固于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平台,工作时,待测电机转动通过第一同步带轮带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进而通过编码器连接轴和联轴器带动编码器的转轴转动,实现编码器对电机转速信息的采集,编码器的输出端口可接到相应的测试分析系统,通过测试分析系统对所测得的电机转速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电机转速稳定性测试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