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钢加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4677.4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凤柱;林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正弘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加固件 加固框 本实用新型 连接螺栓 技术方案要点 加固工程 棱柱结构 连接螺母 加强网 内固定 紧固 上旋 焊接 首尾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钢加固件,属于加固工程领域,旨在减少柱外包钢加固时现场工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包钢加固件包括加固框,所述加固框内固定有加强网,所述加固框一端固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加固框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板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板,四个所述包钢加固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首尾依次放置组成棱柱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相邻的第二连接板上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螺栓上旋设有连接螺母紧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柱外包钢加固时现场需要进行大量焊接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钢加固件。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的加固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加固是对现有建筑及其它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原有结构构件以外增设构件,提升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能力、变形性能和整体安全性。
柱外包钢加固法是以型钢外包于混凝土柱两角或四角,角钢焊在扁钢箍上,以增强其刚度和受力性能的加固方法。使用柱外包钢加固法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大,同时施工现场环境复杂,进行大量焊接工作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钢加固件,通过采取连接螺栓将包钢加固件紧固于支撑柱上,具有减少柱外包钢加固时现场工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钢加固件,所述包钢加固件包括加固框,所述加固框内固定有加强网,所述加固框一端固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加固框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板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板,四个所述包钢加固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首尾依次放置组成棱柱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相邻的第二连接板上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上旋设有连接螺母紧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包钢加固件分别抵触于需要进行加固的支撑柱的四个侧面,使用连接螺栓穿设于第一连接板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连接板,连接螺母旋设于连接螺栓将相邻的两个加固框连接固定,四个包钢加固件分别与支撑柱抵触压紧,从而增强支撑柱的机构强度。加固框内使用加强网结构,减少了包钢加固件的用料,减轻了包钢加固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加固框夹角为45度的第一斜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与加固框夹角为45度的第二斜板,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相邻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将相邻的两个加固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穿过相邻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后,将连接螺母旋设于连接螺栓上,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相互靠近,从而带动加固框与支撑柱侧面抵触压紧。相邻的两个包钢加固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背离支撑柱,将支撑柱棱角避开,减少了包钢加固件对支撑柱棱角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板背离加固框的端部固设有与第一斜板垂直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背离第一斜板的端部与相邻加固框上的第二斜板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紧连接螺栓时,第一挡板与相邻的第二斜板抵触,使相邻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以第一挡板抵接处为支点,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背离第一挡板的端部相互靠近,从而将加固框压紧于支撑柱侧面,增强连接螺栓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斜板朝向第一斜板的端面固定有位于连接螺栓和第一挡板之间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背离第二斜板的端部抵触于相邻加固框上的第一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紧连接螺栓时,第二挡板与第一斜板抵触,减小了第一挡板受到的作用力,提高了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网由多根钢筋固定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钢筋组成加强网,既满足了包钢加固件的强度需求,同时提高了加强网的刚度,增加了包钢加固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正弘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正弘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