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2439.8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米保全;杨晋宁;闫宫君;徐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41001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管 回油槽 回油腔 液体静压导轨 出油导管 回油装置 过滤网 回油箱 上端盖 上端面 下端盖 工作台 底端 回油 尾管 连通 机床 本实用新型 进油管接头 滑动连接 结构设置 两侧设置 两次过滤 出油口 固定座 静压腔 外螺纹 油膜层 旋拧 油腔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卧轨滑动连接,所述卧轨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卧轨的静压腔左侧安装有进油管接头,所述卧轨的上端面设置油腔,所述卧轨的上端面覆盖有油膜层,所述卧轨的两侧设置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与短管连通,所述短管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网A,所述短管与回油腔连通,所述回油腔的右侧设置有出油导管,所述出油导管的底端与上端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过滤网B,所述下端盖旋拧于设置有外螺纹的尾管上,所述尾管固定于回油箱上,所述回油箱的右端设置有出油口。该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设置回油槽、短管、回油腔回油效果好,且通过两次过滤回油质量好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静压导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静压导轨实在导轨与工作台之间冲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使导轨的运动副之间被油膜层隔开,减小了导轨表面加工误差的影响,使导轨可易获得很高的运动精度,同时液体摩擦的存在使得导轨可以在很宽的速度范围内与载荷条件下无磨损的工作,由于油膜的存在,导轨还具有良好的吸震性与润滑性,并具有工作平稳寿命高等优点,在各类机床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现有的液体静压导轨,工作台与定导轨直接接触,有膜厚度是定导轨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因此有膜厚度大,泄漏的液压油较多,为保证不影响液体静压导轨的性能,需要使用大量的液压油,因此液压油的消耗大大增加,增加使用成本,因此发明一种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去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卧轨滑动连接,所述卧轨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卧轨的静压腔左侧安装有进油管接头,所述卧轨的上端面设置油腔,所述卧轨的上端面覆盖有油膜层,所述卧轨的两侧设置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与短管连通,所述短管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网A,所述短管与回油腔连通,所述回油腔的右侧设置有出油导管,所述出油导管的底端与上端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过滤网B,所述下端盖旋拧于设置有外螺纹的尾管上,所述尾管固定于回油箱上,所述回油箱的右端设置有出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腔设置于卧轨轨道的两侧,所述回油腔的内壁倾斜呈漏斗状,所述回油槽的端口向内倾斜底部向外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卧轨的左端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碰撞面覆盖有橡胶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作所需的固定桩及固定孔,所述油腔与卧轨内的静压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端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端盖旋拧于上端盖上,所述下端盖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箱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底面覆盖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机床液体静压导轨回油装置,通过在卧轨的两侧设置回油槽使得向两侧泄漏的液压油流入回油槽中,进而通过短管注入回油腔中,能够有效的将向两侧泄漏的液压油回收,达到快速回收液压油的效果;通过在短管的底部设置过滤网A进行一次过滤,再通过出油导管上端盖内的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使得回收的液压油质量好,可重复利用液压油,达到节省液压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油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进油管接头、3固定座、4出油口、5回油箱、6尾管、7下端盖、8上端盖、9出油导管、10过滤网B、11卧轨、12油膜层、13油腔、14回油槽、15短管、16过滤网A、17回油腔、18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未经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