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下治疗用磁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2702.3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兵;曾宪晖;刘伟;叶连松;张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珠 固定线 磁珠 本实用新型 内镜 珠串 操作空间 单个磁珠 上下两端 手术目标 铁磁球体 剥离面 连接口 视野 固接 牵拉 治疗 埋设 串联 平行 狭窄 清晰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下治疗用磁珠,包括至少一个磁铁珠和固定线,至少其中一个磁铁珠上设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的两端与磁铁珠固接;磁铁珠为铁磁球体或者磁铁珠的上下两端的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磁铁珠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线连接口,固定线的两端分别埋设于其中一个固定线连接口中。当磁铁珠有多个时,多个磁珠体串联形成磁珠串。本实用新型的单个磁珠体或磁珠串可为剥离面暴露不佳、操作空间狭窄、视野困难的手术目标部位提供牵拉,产生张力,使手术的视野更清晰、有利于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治疗用磁珠。
背景技术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胃肠道早期肿瘤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病例数量显著增多,对手术操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内镜下局部注射后,黏膜下层的抬举程度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效果,产生的张力低、剥离面或视野暴露不够理想。目前、临床上已有使用牙线挂线牵拉增加张力等方法来牵拉组织,暴露视野,但操作不够简便,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
专利文献CN102178560A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的磁性辅助牵拉装置,该装置利用腹壁外电磁铁1使腹壁内磁铁2沿牵引线滑动来牵引胆囊。该方式具有以下缺点:第一、其牵引依靠腹壁外电磁铁 1进行牵引,电磁铁需要通电,结构复杂,成本高;第二、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一个专门的医务人员来保持腹壁外电磁铁1的位置稳定不变,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要在整个手术时间内保持腹壁外电磁铁1 的位置稳定不变是比较困难的,腹壁外电磁铁1位置的变化,将影响腹壁内磁铁2的位置,继而影响牵引效果;第三、其操作时所需的空间大,无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用于如食管这样管腔狭窄的器官,且只能在外科手术中使用,无法用于消化内镜下食管、胃、十二指肠、结直肠ESD等微创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内镜下治疗用磁珠,可更加简便地为剥离面暴露困难、视野不佳的手术部位提供张力,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镜下治疗用磁珠,包括至少一个磁铁珠和固定线,至少其中一个磁铁珠上设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的两端与磁铁珠固接。
其中,所述磁铁珠为铁磁球体。
或者,磁铁珠的磁极在其上下两端,固定线的两端与磁铁珠的上端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珠的上下两端的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珠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磁铁珠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磁铁珠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磁铁珠为鼓形。
其中,所述磁铁珠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线连接口,所述固定线的两端分别埋设于其中一个固定线连接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珠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的,至少其中一个磁铁珠上设有两条固定线,两条固定线的长度不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单个磁珠体或多个磁珠体串联形成的磁珠串可为剥离面暴露不佳、操作空间狭窄、视野困难的手术目标部位提供牵拉,产生张力,使手术的视野更清晰、有利于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三维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磁铁珠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三个磁铁珠串联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间隔缺损介入术中防空气进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神经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