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油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4138.9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9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柳忠祥;顾宋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荣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油管 机组 本实用新型 供液总管 回气总管 排气总管 套管 回气 回油 球阀 连通 检修 节省材料 变径管 润滑油 三通管 缠绕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油方式,它包括机组排气总管、回油管、机组回气总管、供液总管、机组总回气集管,所述的机组排气总管通过连通的三通管和变径管与回油管相连,所述的回油管缠绕在机组回气总管上,并与设置在供液总管上的套管连通,所述的套管还通过回油管与机组总回气集管相连,所述的回油管上设有1#检修球阀和2#检修球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能让润滑油更快速的回到压缩箱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油方式,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整个制冷系统的回油方式繁琐、管道太多,尤其是机组与冷凝器高度落差相差很大时,需要每6米做一个回油弯或者做双级回油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回油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回油方式,它包括机组排气总管、回油管、机组回气总管、供液总管、机组总回气集管,所述的机组排气总管通过连通的三通管和变径管与回油管相连,所述的回油管缠绕在机组回气总管上,并与设置在供液总管上的套管连通,所述的套管还通过回油管与机组总回气集管相连,所述的回油管上设有1#检修球阀和2#检修球阀。
所述的三通管和变径管连接在机组排气总管的上升立管处。
所述的回油管位于套管与缠绕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电磁阀、油视镜和膨胀阀。
所述的膨胀阀的阀芯连接有感温包。
所述的感温包固定在连通套管和机组回气集管的回油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能让润滑油更快速的回到压缩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组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回油方式,它包括机组排气总管1、回油管4、机组回气总管6、供液总管12、机组总回气集管15,所述的机组排气总管1通过连通的三通管2和变径管3与回油管4相连,所述的回油管4缠绕在机组回气总管6上,并与设置在供液总管12上的套管13连通,所述的套管13还通过回油管4与机组总回气集管15相连,所述的回油管4上设有1#检修球阀5和2#检修球阀14。
所述的三通管2和变径管3连接在机组排气总管1的上升立管处。
所述的回油管4位于套管13与缠绕机组回气总管6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电磁阀7、油视镜8和膨胀阀9。
所述的膨胀阀9的阀芯10连接有感温包11。
所述的感温包11固定在连通套管13和机组总回气集管15的回油管4上。
机组排气总管1内的高压气体(油气混合)由机组排气总管1立管处的三通管2连接进入变径管3后进入回油管4,回油管4由机组排气总管1立管处自由落差而下的高压气体(油气混合)通过制冷系统机组回气总管6冷却,回油管4中的高压液体(油气混合)经过膨胀阀,压力下降,变成低压液体,低压液体通过套管13循环进入制冷系统机组总回气集管15。
回油管4绕过机组回气总管6后安装供液电磁阀7和视油镜8,安装膨胀阀9和膨胀阀阀芯10,固定膨胀阀感温包11,通过给高压油气混合气体降压后,液体通过供液总管12上的回油套管13,安装2#检修球阀14,连接管道进入机组总回气集管15。套管13的长度X和膨胀阀阀芯10的大小设定需要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荣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荣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4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能热泵移动结构
- 下一篇:筒式单侧循环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