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接地线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6302.X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潮;倪涌彬;杨新;刘昌盛;陈东武 |
主分类号: | H01R4/64 | 分类号: | H01R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杆 安装板 安装槽 安装腔 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 电气接地线 辅助装置 安装口 放置口 隔离板 延伸端 连通 穿过 安装腔内壁 对称开设 人身安全 转动连接 接地 延伸 转动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接地线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隔离板,所述安装槽通过隔离板分为若干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外壳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放置槽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口延伸至外壳外,所述转动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安装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放置口,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放置口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转动杆的延伸端与安装腔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方便携带,实用性强,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的接地操作,保障了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接地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常需使用低压电气设备,如:钢筋切割机、电焊机等,这些低压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必须安装可靠的接地线,防止设备漏电伤人。施工现场通常将电气设备接地线引出,就近捆绑在打入地下的钢结构支架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着接地线与接地导体连接不紧密,易松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方便携带的、能够对接地线起到夹持固定效果的电气接地线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施工现场通常将电气设备接地线引出,就近捆绑在打入地下的钢结构支架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着接地线与接地导体连接不紧密,易松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接地线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隔离板,所述安装槽通过隔离板分为若干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外壳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放置槽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口延伸至外壳外,所述转动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安装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放置口,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放置口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转动杆的延伸端与安装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对称螺纹连接有滑环,两个所述滑环的一侧均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腔内壁上对称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分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远离固定轴的一端套接于第一转轴上,另外一个所述连接杆的远离固定轴的一端套接于第二转轴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插设有接地线。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其中一个所述滑环通过第一螺纹与转动杆螺纹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滑环通过第二螺纹与转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对称套接有限位盘,两个所述限位盘之间通过若干限位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环上均对称设有用于套接两个限位杆的限位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表面设有绝缘层,两个所述夹持块相对的一侧与接地线相抵。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插设有若干锁紧螺钉,所述外壳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卡块,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卡接卡块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用于套接转动杆的转动口,所述转动块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插设有插杆,所述放置板上设有用于卡接插杆的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潮;倪涌彬;杨新;刘昌盛;陈东武,未经陈玉潮;倪涌彬;杨新;刘昌盛;陈东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6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