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7272.4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9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班正昌;罗海聪;曾源荣;劳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官塘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轮轴板 定位机构 扭梁 角度检测 涨紧套 汽车 激光传感器组 外侧开口 涨紧轴 本实用新型 模拟汽车 手动推杆 装车状态 装车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设备,包括第一轴套定位机构和第二轴套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汽车后扭梁上的第一轴套的外侧和第二轴套的外侧;第一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激光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汽车后扭梁的第一轮轴板端面的对面和第二轮轴板端面的对面,对第一轮轴板端面角度和第二轮轴板端面角度进行检测;第一轴套定位机构和第二轴套定位机构均包括第二手动推杆、涨紧轴、以及设置在涨紧轴一端的涨紧套,第一轴套定位机构上的涨紧套插入至第一轴套外侧开口内,第二轴套定位机构上的涨紧套插入至第二轴套外侧开口内。该设备能够模拟汽车后扭梁装车状态,确保对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条件更接近于现实装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汽车后扭梁类的零部件,其轮轴板端面都会存在一个空间角度,该角度由一个前束角和一个外倾角组合而成。针对该轮轴板端面角度的检测,目前采用的传统工艺方法是:一、将零件置于固定拼台上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数据;二、人工使用物流中转小车运送至三坐标检测室检测;三、每两个小时抽检一次,每次每条线检测2件。但是,采用第一种方法人工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数据,此过程耗时长(正常情况每件角度检测时间大约5分钟左右),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对检测人员技术、设备功能与精度要求都比较高,且整个检测过程中,送检人员处在等待状态,存在人员浪费现象;采用第二种方法人工使用物流中转小车送检,过程往返距离远(一般情况下,检测室不在生产工段附近),耗时长,同时增加了物流中转小车数量,成本增加;采用第三种方式,每两个小时抽检一次,每次每条线检测2件,汽车后扭梁的轮轴板端面的前束角和外倾角属于高精度要求角度,精加工后的公差范围在±10′之间,按照行业标准:此类零件检测频次要求为100%检测,即全检,不能使用抽检。抽检的数据只能说明某个区间生产的产品问题,不能有力的说明整线全天的生产状态,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成品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设备,该设备能够模拟汽车后扭梁装车状态,确保了对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条件更接近于现实的装车环境,且该设备结构简单,非接触性自动检测,提高了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设备,包括:
第一轴套定位机构和第二轴套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轴套定位机构设置在汽车后扭梁上的第一轴套的外侧并作用于所述第一轴套上,以固定所述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汽车后扭梁上的第二轴套的外侧并作用于所述第二轴套上,以固定所述第二轴套;
第一激光传感器组和第二激光传感器组,所述第一激光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汽车后扭梁的第一轮轴板端面的对面,对所述第一轮轴板端面角度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激光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汽车后扭梁的第二轮轴板端面的对面,对所述第二轮轴板端面角度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轴套定位机构均包括第二手动推杆、和所述第二手动推杆相连的涨紧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涨紧轴一端的涨紧套,所述第一轴套定位机构上的涨紧套插入至所述第一轴套的外侧开口内,所述第二轴套定位机构上的涨紧套插入至所述第二轴套的外侧开口内,在所述第一轴套定位机构上的第二手动推杆作用下使所述第一轴套定位机构上的涨紧套涨紧所述第一轴套,从而固定所述第一轴套,在所述第二轴套定位机构上的第二手动推杆作用下使所述第二轴套定位机构上的涨紧套涨紧所述第二轴套,从而固定所述第二轴套。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汽车后扭梁轮轴板端面角度检测的设备,还包括初定位装置,将所述汽车后扭梁放置在所述初定位装置上,对所述汽车后扭梁进行初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三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7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平行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缸体平衡轴孔径和圆度的快速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