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竖直雕塑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8212.4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振昌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3/06 | 分类号: | B44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3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雕塑 竖直 使用寿命 水泥浇筑 加强杆 石头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大型雕塑 防水材料 粘结材料 受力 填充 叠加 防水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竖直雕塑,使大型雕塑结构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雕塑本体、基座,所述雕塑内部嵌设有由水泥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雕塑内部竖直穿设有多根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贯穿雕塑内部。雕塑外面根据雕塑受力情况由不同基厚的石头,相互叠加逐层安装。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采用独特的粘结材料进行填充,安装完成后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保证雕塑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的竖直雕塑。
背景技术
目前,室外的大型竖立雕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其结构基本是由雕塑本体与基座构成,雕塑本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面。在生产雕塑本体的时候,首先需要利用钢筋扎呈相应轮廓的笼状,然后在注入混凝土,进而形成雕塑本体的大致轮廓,然后再在外部利用石头塑料安装在塑体表面最后经过雕刻形成雕塑形状。
由于大型雕塑通常设置在室外,而室外大风直接吹在雕塑外壁上面,其受力最严重的是雕塑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时间一久这个位置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竖直雕塑,大风下其雕塑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不易出现断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的竖直雕塑,包括雕塑本体、基座,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内部嵌设有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底盘,所述底盘上竖直穿设有多根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贯穿雕塑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所述加强杆内竖直设置有多根用于增加结构韧性的第一钢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盘上起到对加强杆的稳定定位作用,而加强杆贯穿雕塑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能够较为有效的吸收雕塑本体与基座的连接处收到的折弯力,水泥支撑加强杆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但较脆,竖直结构分布的第一钢筋能够大大增加支撑杆的韧性,进而能够增加雕塑抗倒伏,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内设置有编织成水平网状分布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底部焊接固定在第二钢筋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网状分布的第二钢筋能够把第一钢筋传递过来的压力尽可能多的分散开来,保证加强杆上承受的力能够扩散至其它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在底盘上呈同心圆结构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同心圆的结构使得第二钢筋能够均匀承载各个角度吹来过大风对雕塑本体的弯折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竖直方向的截面呈梯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梯形状的底盘具有较强的自身结构强度,在承受雕塑本体压力及加强杆的拉扯力的时候结构较为稳定,不易出现形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雕塑本体外部设置有镶体,所述镶体由石头堆叠形成,且镶体的石头之间填充有用于粘合的石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雕塑本体外部部分结构复杂的镶体结构可以利用石头与石灰粘合形成,石块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能够让雕塑本体外表面保持高度的整体性,不易受到风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底盘与加强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加强杆在底盘上分布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1、雕塑本体;12、基座;2、加强杆;21、第一钢筋;3、底盘;31、第二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振昌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振昌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8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特种陶瓷用雕刻刀
- 下一篇:一种互动型儿童公共艺术雕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