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道可封堵型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0783.1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帅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帅治林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管 封堵 食道 充气套囊 小管 通气 连通 麻醉 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 压力控制阀 患者手术 食道组织 依次连接 有效预防 主管外壁 饱胃 返流 误吸 紧贴 主管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在胃管插入后对食道实现封堵,同时保证封堵不会造成食道组织损伤的食道可封堵型胃管。该食道可封堵型胃管,包括胃管主管、设置在胃管主管下端的低压充气套囊以及与低压充气套囊连通的通气小管;所述通气小管紧贴胃管主管外壁;所述通气小管一端与低压充气套囊连通,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采用该食道可封堵胃管能够有效预防饱胃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返流误吸,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胃管,尤其是一种食道可封堵型胃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胃管是一般由人体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用来抽去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的管道。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现有的胃管由于不会将食道完全封堵,因此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返流误吸,从而会造成麻醉风险,为手术带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胃管插入后对食道实现封堵,同时保证封堵不会造成食道组织损伤的食道可封堵型胃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食道可封堵型胃管,包括胃管主管、设置在胃管主管下端的低压充气套囊以及与低压充气套囊连通的通气小管;所述通气小管紧贴胃管主管外壁;所述通气小管一端与低压充气套囊连通,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
所述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一端上设置有充气腔另一端设置有竖向的安装槽以及与充气腔连通的第一充气通道和第二充气通道;所述第一充气通道与第二充气通道穿过安装槽;所述第一充气通道与第二充气通道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充气通道与第二充气通道平行,且第一充气通道与第二充气通道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充气通道的直径;所述第二充气通道与充气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充气腔上设置有充气口;
所述安装槽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阀芯、弹簧、滑块;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直径与第一充气通道的直径相同;所述阀芯一端与安装槽底部接触时,所述横向通孔与第二充气通道对齐;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滑块接触;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端穿过封盖延伸到安装槽内与滑块接触,且所述调节螺栓与封盖螺纹配合;所述充气口与压力表连通,所述充气腔通过连通管道与安装槽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胃管主管下端设置有两个低压充气套囊;两个低压充气套囊中靠近胃管主管底端的低压充气套囊为第一低压充气套囊,另一个低压充气套囊为第二低压充气套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低压充气套囊距离与胃管主管下端15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低压充气套囊与第二低压充气套囊之间的间距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充气套囊的长度为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道可封堵型胃管由于设置有低压充气套囊,以及给套囊注气的通气小管,通过外接的注气装置可以在胃管插入后给套囊充气膨胀,以实现食道封堵的目的,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其次,使用低压套囊来对食道进行封堵,可防止压力过高损伤食道黏膜或食道周围组织。
再次,通过压力表以精确计量套囊压力,防止压力过高损伤食道,压力过低套囊充气不足;当患者体位改变后可能套囊压力会有变化,通过压力表可以明确压力变化的幅度,医师可以通过压力的变化来决定给套囊加压或是减压。
最后,由于设置有压力调节阀,能够实现对压力的自动调节,避免低压充气套囊压力过小无法实现封堵和压力过大对食道组织造成损伤。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道可封堵型胃管能够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帅治林,未经帅治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0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