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2190.9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文敏 |
主分类号: | E04G9/08 | 分类号: | E04G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科园***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模板 连接板 转轴 固定器 连接架 铰链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土木工程 活动连接有 可拆卸连接 固定设置 夹具表面 外力挤压 影响建筑 灌浆 折叠 涨模 浇筑 建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包括铰链、连接板和转轴,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铰链两端,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铰链中间,所述转轴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固定器,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一端的一号固定器对连接板的折叠角度进行固定,可使建筑模板连接架始终保持在建筑模板连接时的预定角度,可有效避免建筑模板在连接后收到外力挤压时,使连接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建筑建造质量,通过连接板和夹具对建筑模板进行连接,可有效降低建筑模板在灌浆时发生涨模现象,可有效提高浇筑质量,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架,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施工工艺中,顶板模板支撑系统通常采用木模板、木方和钢管支架组合的结构方式,采用这种结构,需要满搭架子、拼装和搭建,工作量大,操作复杂,施工效率低,而且会浪费很多材料,比如大量的钢管扣件、木方和铁钉等材料,其中对于木材的浪费最为严重,存在不按要求施工、胡乱截锯的现象,现场管理难,火灾隐患大,另外由于此施工工艺使钢管和木方的结合,铁管为圆形,与木方结合点受力面积小,两种材质强度及变形量差距很大。
所以常在接触点产生木方因受压而变形的情况,从而造成涨模、施工质量不过硬等问题,最近几年顶板模板支撑系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型工艺,但因为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通过转轴一端的一号固定器对连接板的折叠角度进行固定,可使建筑模板连接架始终保持在建筑模板连接时的预定角度,可有效避免建筑模板在连接后收到外力挤压时,使连接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建筑建造质量,通过连接板和夹具对建筑模板进行连接,可有效降低建筑模板在灌浆时发生涨模现象,可有效提高浇筑质量,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包括铰链、连接板和转轴,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铰链两端,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铰链中间,所述转轴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固定器,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器,所述二号固定器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固定孔贯穿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通过二号固定器与连接板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建筑模板通过木螺丝与连接板表面的一号固定孔相连,从而对建筑模版进行连接固定,其中连接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铰链,通过铰链可对连接板进行折叠,使连接板可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对建筑模版进行任意角度连接,可有效增加建筑模板连接架的使用范围。
2.铰链中间固定连接有转轴,通过转轴一端的一号固定器对连接板的折叠角度进行固定,可使建筑模板连接架始终保持在建筑模板连接时的预定角度,可有效避免建筑模板在连接后收到外力挤压时,使连接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建筑建造质量。
3.连接板一端通过二号固定器连接有夹具,通过夹具可将建筑模板通过二号固定孔固定在夹具内腔,通过夹具对建筑模板进行夹持,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建筑模板连接架放置在建筑模板的外表面进行连接,同时也可将建筑模板连接架放置在建筑模板的内壁表面进行连接,且连接板和夹具均通过木螺丝与建筑模板进行连接,在需要拆卸时,将木螺丝卸下即可,可有效减少对铁钉的使用量,可有效降低拆模时的劳动强度,增加循环使用率。
4.通过连接板和夹具对建筑模板进行连接,可有效降低建筑模板在灌浆时发生涨模现象,可有效提高浇筑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文敏,未经唐文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2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