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3132.8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4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孟文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文峥 |
主分类号: | E05F15/632 | 分类号: | E05F15/63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越来越多,现有的电动门包括电动门本体和安装在电动门本体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电动门本体进行自动打开和关闭。目前电动门控制,是直接将动力电源连接至电动门的电机处,当需要电动门开启时,闭合开启电源开关,电动门开始开启,当操作员观察到电动门开启到指定位置时,断开开启电源开关,电动门开启过程结束;当需要电动门关闭时,闭合关闭电源开关,电动门开始关闭;当操作员观察到电动门关闭到指定位置时,断开关闭电源开关,电动门关闭过程结束。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由操作员直接操作动力电源开关,增加操作员触电的危险;另一方面,需要操作员对开启或关闭结束位置进行观察及判断,进而停止开启或关闭过程,增加了安全隐患;第三,采用动力电源直接启动电机,冲击电流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动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一种操作便捷且控制精准的电动门,增加操作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电动门控制装置,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由底部的一底座和位于底座左端的第一立柱及位于底座右端的第二立柱组成,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部间可转动地设有两个丝杆,每一所述丝杆一端转动固定在第一立柱上,另一端穿过第二立柱顶部设有一同步齿轮,两个所述同步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且任一所述丝杆由一丝杆电机提供动力,两所述丝杆上共同设有一可左右移动的限位开关组,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可滑动地设有电动门,所述电动门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上,另一端为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相向的侧面上设有一对光幕传感器,用于电动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的保护操作,位于所述光幕传感器上方的移动柱位置还设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柱与第二立柱间的距离,所述移动柱顶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开关组相配的限位块,所述移动柱底部还设有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通过RS485总线控制输出连接一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电性连接驱动电机和丝杆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和光幕传感器,所述控制板上还设有操作手柄和用于无线操控的无线操作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为MCU,且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数据传输的I/O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电性连接380V三相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顶端设有用于拍摄的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为360°全景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顶端还设有一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门底部设有可在滑轨内行走的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第一,使用操作手柄或者无线操作模块进行操作,增强了操作便利性,操作员不直接对动力电源的进行操作,增强了安全性;
第二,使用带有MCU的控制板,采用软件编程的方式对电动门开关过程进行控制,开启过程及关闭过程由控制板自动完成,中间不需要操作员进行干预,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事故隐患;另外,当需要修改电动门控制逻辑时,只需更改相应软件即可,有利于电动门控制器的扩展;
第三,使用变频器启动电机,与直接用动力电源启动电机相比,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第四,限位开关组和限位块相配合可以精准的控制电动门的移动距离,且相对于驱动电机独立运行,这样控制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门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门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门框 101、底座 102、第一立柱 103、第二立柱 2、丝杆 3、同步齿轮 4、链条 5、丝杆电机 6、限位开关组 7、滑轨 8、电动门 81、移动柱 9、光幕传感器 10、位置传感器 11、限位块 12、驱动电机 13、控制器 131、控制板 14、变频器 15、操作手柄 16、无线操作模块 17、I/O接口 18、摄像头 19、警报器 20、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文峥,未经孟文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储能式拉线连接装置及弹簧储能式电杆锚固装置
- 下一篇:滤窗用铝型材窗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