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坑螺剪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3211.9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辉;兰林;王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0 | 分类号: | A22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环 下环 本实用新型 山坑 手柄 限位块 辐条 剪尾 工作效率高 转动结构 剪切 握手 螺尾部 支撑环 锥形孔 圆孔 转轴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坑螺剪尾器,其包括下环、上环、转轴、上环辐条、下环辐条、锥形孔、支撑环、上环手柄、上环握手、下环握手、上环限位块、下环手柄、下环限位块、圆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环转动结构,一次可以剪切多个山坑螺尾部,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牢靠,使用方便,效率高,可减轻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坑螺剪尾器,属于日常生活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将买来的山坑螺剪去尾部,以便于烹调、食用。通常山坑螺的去尾工作,是使用刀砍或用剪刀剪切来逐个完成的。这样动作不好控制,安全性差,容易伤及手部,且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牢靠、使用方便、效率高、可减轻劳动强度的山坑螺剪尾器,一次在上、下环的孔内放置多个山坑螺,旋转上、下环便可完成山坑螺的批量剪尾工作,效率高,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山坑螺剪尾器包括下环、上环、转轴、上环辐条、下环辐条、锥形孔、支撑环、上环手柄、上环握手、下环握手、上环限位块、下环手柄、下环限位块、圆孔,2根以上的下环辐条设置在下环内,下环的环体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圆孔,下环手柄一端固定在下环上,另一端上设置有下环握手,支撑环固定在下环辐条下方;2根以上的上环辐条设置在上环内,上环的环体上开有一个以上的锥形孔,上环手柄一端固定在上环上,另一端上设置有上环握手,下环、上环分别通过下环辐条、上环辐条与转轴铰接,且上环设置在下环上方;下环限位块固定在下环上,上环限位块固定在上环上,下环限位块和上环限位块设置在上环手柄和下环手柄之间;上环限位块及下环限位块用以限制上环握手和下环握手靠得距离过近,预防夹手。
所述圆孔与锥形孔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
使用时,手握上环握手和下环握手,调整下环与上环的相对位置,使下环的圆孔与上环的锥形孔对齐,将山坑螺尾部朝下置于上环的锥形孔中,此时山坑螺的尾部便进入下环的圆孔内,在上环握手和下环握手施加力,使下环和上环旋转,则山坑螺的尾部被剪断,被剪断的尾部沿下环的圆孔落下;倒转山坑螺剪尾器,便可将上环锥形孔中的已被加工好的山坑螺倒入容器内,进行清洗、烹调。是否每个锥形孔中都放置山坑螺,视使用者的力量大小而定,力气大者可多放,力气不足的可少放,以可以轻松剪掉所有山坑螺尾部为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下两环转动结构,一次在上、下环的孔内放置多个山坑螺,旋转上、下环便可完成山坑螺的批量剪尾工作,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牢靠,使用方便,效率高,可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环;2-上环; 3-转轴;4-上环辐条;5-下环辐条;6-锥形孔;7-支撑环;8-上环手柄;9-上环握手;10-下环握手;11-上环限位块;12-下环手柄; 13-下环限位块;14-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度调整组件及智能切片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牡蛎肽提取物的超声波牡蛎脱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