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3402.5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龙;庄光健;王纪浩;刘铁君;刘庆;李磊;刘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春龙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32B11/04;B32B27/36;B32B9/02;B32B5/02;B32B9/04;B32B27/08;B32B27/12;B32B3/06;B32B33/00;F16F7/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板 防滑层 粘弹性 胶板 复合阻尼 嵌入设置 减震胶板 紧密贴合 阻尼层 船舶 卡槽 卡块 减震效果 减震胶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包括胶板主体,胶板主体由设置在该胶板主体一侧的主板和设置在该主板一侧的手持槽构成,且手持槽嵌入设置在主板中,主板的一侧设有卡块,且卡块与主板之间紧密贴合固定,主板的一侧设有卡槽,且卡槽嵌入设置在主板中,主板的顶部设有防滑层,且防滑层覆盖设置在主板的外表面,防滑层的一侧设有凹槽,且凹槽嵌入设置在防滑层中,防滑层的底部设有阻尼层,且阻尼层与防滑层之间紧密贴合固定,与现有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相比具有减震效果较好,胶板大面积安装后,非常的稳定,搅拌的粘弹性很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胶板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
背景技术
减震胶板主要用于大客车、货车乘员室的底板的铺垫以及船舶运营中的使用,起到减震降噪、防滑吸尘之功能。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437201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减震橡胶板,包括橡胶板本体,橡胶板本体的一侧面上外凸设置不少于两个的减震平稳单元,减震平稳单元包括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减震子,每两个相邻减震平稳单元内的三个减震子呈等边三角形布置。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胶板减震效果不佳,其二:胶板在大面积安装中非常的不稳定;其三:胶板粘弹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具有减震效果较好,胶板大面积安装后,非常的稳定,搅拌的粘弹性很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包括胶板主体,胶板主体由设置在该胶板主体一侧的主板和设置在该主板一侧的手持槽构成,且手持槽嵌入设置在主板中。
主板的一侧设有卡块,且卡块与主板之间紧密贴合固定,主板的一侧设有卡槽,且卡槽嵌入设置在主板中,主板的顶部设有防滑层,且防滑层覆盖设置在主板的外表面,防滑层的底部设有阻尼层,且阻尼层与防滑层之间紧密贴合固定,阻尼层的层数为两层,阻尼层是由沥青、棉花和树脂材料混合配制而成,阻尼层的底部设有聚乙酸乙烯酯板,且聚乙酸乙烯酯板覆盖设置在阻尼层的外表面,聚乙酸乙烯酯板的层数为两层,聚乙酸乙烯酯板的底部设有隔音层,且隔音层与聚乙酸乙烯酯板之间紧密贴合固定,隔音层是由隔音棉材料制成的。
卡槽的顶部设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部分嵌入设置在卡槽中,卡槽的底部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嵌入设置在卡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船舶加班粘弹性复合阻尼减震胶板,卡块的内部设有固定螺孔,且固定螺孔贯穿设置在卡块中。胶板安装后,该种减震胶板的减震构件采用多种材料按比例混合制作而成,沥青、棉花和树脂,由三种材料混合制成的阻尼层,在主板承受外界的不断冲击情况下,三种材料相结合导致胶板适应的温域更广,从而满足胶板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正常工作,并且沥青、棉花和树脂都具有很好的缓冲减震作用,上下两层阻尼层对胶板的减震性能具有极大的提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主板的一侧设有刻度线,且刻度线嵌刻设置在主板的外表面。刻度线用于向用户直观的展现该种胶板的厚度,从而便于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胶板,该种胶板在大面积安装时,将第二块胶板的卡块放入到第一块胶板的卡槽位置中,并通过卡槽顶部的固定螺杆和卡块一侧的固定螺孔将二者固定,最终,固定螺杆固定在固定槽中,从而可以让多块胶板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提高胶板安装的稳定性,在安装胶板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槽来移动胶板,从而提高安装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春龙,未经冯春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