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态原料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3673.0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0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明;钟明灿;王建尧;陆桔绵;姜忠毅;许强强;田林江;姜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6 | 分类号: | F17C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口 出气管 密封板 密封部 滑块 本实用新型 储存装置 气态原料 上侧面 刀片 封盖 罐体 通孔 密封 整体密封性 保证装置 过盈配合 滑动连接 上端端部 贮存腔室 密封性 远距离 左侧面 封死 拉绳 左端 匹配 切除 覆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态原料储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贮存腔室、出气口以及密封所述出气口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所述出气口过盈配合的密封板以及覆盖所述出气口的封盖,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端端部密封形成密封部,在所述密封板上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侧面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气管密封部所在的高度,所述滑块左侧面与所述封盖左端之间连接有拉绳。本实用新型通过封死出气口的方式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并通过远距离切除出气口密封部的方式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使得装置整体密封性以及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态原料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用的气态原料一般都贮存于一个罐体的供应装置内,该供应装置一般包括贮存腔室以及气体开关,通过打开气体开关的方式来释放气态原料。
由于不少化工用的气态原料均具有毒性或者污染大气,因此,运输过程中以及在打开气体开关的时候均要避免气态原料的泄露,目前常采用气阀作为气体开关,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汽车震动以及相互间的碰撞会产生气阀松动的可能性,这就使得气态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具有泄露的可能性,同时,气阀与出气口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操作人员在打开气阀的时候,手与鼻子均较为靠近出气口,稍微有一点气态原料泄露便会使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态原料储存装置,其通过封死出气口的方式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并通过远距离切除出气口密封部的方式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使得装置整体密封性以及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气态原料储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贮存腔室、出气口以及密封所述出气口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所述出气口过盈配合的密封板以及覆盖所述出气口的封盖,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端端部密封形成密封部,在所述密封板上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侧面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气管密封部所在的高度,所述滑块左侧面与所述封盖左端之间连接有拉绳。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出气管出气端被封死,在不切除密封端的时候气体无法出来,这就保证了运输过程中气态原料不会泄露,使用时,首先打开封盖,在封盖打开的过程中,通过拉绳的作用,拉动滑块,滑块在密封板上侧面滑移,当封盖打开到一定程度后,即滑块移动到出气管附近后,将生产设备的进气端套设在出气管上,之后,再将封盖往外侧打开,通过拉绳拉动滑块继续水平移动,并通过滑块上的刀片将出气管上端的密封部切除,气态原料直接进入到生产设备的进气端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罐体上位于所述出气口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位于所述封盖上方,当所述充气气囊充满气时,所述充气气囊接触并压紧所述封盖。通过设置充气气囊,使得封盖的密封性更好,保证外来雨水、灰尘以及其他赃物无法进入到出气口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封盖与所述出气口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设置弹簧使得封盖的密封效果更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下端端部的直径由内侧往外侧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封死出气口的方式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并通过远距离切除出气口密封部的方式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使得装置整体密封性以及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盖打开后的密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