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编织的穿丝梳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033846.9 申请日: 2018-01-09
公开(公告)号: CN207987455U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殷超 申请(专利权)人: 殷超
主分类号: D04C7/00 分类号: D04C7/00
代理公司: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地址: 6204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穿丝 梳针 针柄 编织 刀部 竹丝 针孔 本实用新型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机械领域 设计优化 手指夹 针尖 拔出 刀状 前部 贴合 穿过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穿丝梳针。一种用于编织的穿丝梳针,包括一穿丝梳针,穿丝梳针包括一呈条状的针柄,针柄的前部设有一针尖,针柄上设有一用于穿过竹丝的针孔,针孔与针尖之间的距离在0.5 cm~1.5 cm之间;针柄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针柄的后部设有一拔刀部,拔刀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优化了原有穿丝梳针的结构,此结构中的针柄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呈刀状,利于插入编织中的竹丝缝隙内;此结构中的拔刀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与针柄处相反,形成一编织者可利用手指夹住的着力处,拔刀部可贴合编织者的手指,利于拔出穿丝梳针,故而此设计使穿丝梳针的结构更合理,利于编织竹丝,提高了编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穿丝梳针。

背景技术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

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竹篮。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经由150余种编织法。

穿丝梳针为用手工进行编织各种织物的工具,其适用于精细竹编、棕编、草编、纸编等手工编织品之用,而现有用于竹编的穿丝梳针呈长条状前端设有用于穿过竹丝的针孔,而其编织效果并不理想,编织时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编织的穿丝梳针,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编织的穿丝梳针,包括一穿丝梳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丝梳针包括一呈条状的针柄,所述针柄的前部设有一针尖,所述针柄上设有一用于穿过竹丝的针孔,所述针孔与所述针尖之间的距离在0.5cm~1.5cm之间;

所述针柄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针柄的后部设有一拔刀部,所述拔刀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超,未经殷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