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缝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4290.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8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恽奎伟;万多永;周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达利汽车内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D05B41/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面套 固定板 焊接 外端面 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 电机支架 缝纫装置 滑轮支架 卷轴 电机箱 连接杆 上表面 滑轮 上套 电机 工作台上表面 固定板上表面 固定板中间 缝纫效率 内部焊接 歪斜 转动轴 绕过 收卷 压紧 有压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缝纫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汽车座椅面套本体,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工作台一侧外端面焊接有滑轮支架,且滑轮支架上表面焊接有滑轮,所述工作台另一侧外端面焊接有储汽车座椅面套箱,所述储汽车座椅面套箱一侧外端面焊接有电机箱,且电机箱内部焊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表面焊接有电机,且电机贯穿储汽车座椅面套箱的转动轴上套接有卷轴,所述汽车座椅面套本体绕过滑轮压紧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中间然后收卷在卷轴上。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压平汽车座椅面套装置,缝纫效率高,且不容易歪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面套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缝纫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美观和便于清洗,汽车座椅会套上面套,面套需要缝制,传统工艺利用普通缝纫机直接进行缝纫,先在座椅面套上划线,然后通过工人手工控制缝纫线形,劳动强度大,对工人技能要求较高,难以保证其平直度,容易歪斜, 产生不良品,导致产品报废,进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缝纫装置,具备固定板压平汽车座椅面套的优点,解决了人工缝制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歪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缝纫装置,包括工作台、汽车座椅面套本体和液压泵,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外端面均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表面安装有底座,且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缝纫机,所述工作台一侧外端面焊接有滑轮支架,且滑轮支架上表面焊接有滑轮,所述工作台另一侧外端面焊接有储汽车座椅面套箱,且储汽车座椅面套箱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储汽车座椅面套箱一侧外端面焊接有电机箱,且电机箱内部焊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表面焊接有电机,且电机贯穿储汽车座椅面套箱的转动轴上套接有卷轴,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安装有升降内杆,且升降内杆外套接有升降外杆,所述液压泵安装在升降外杆内部,且液压泵上表面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升降内杆连接,所述升降外杆异于储汽车座椅面套箱一侧外端面焊接有汽车座椅面套放置箱,所述汽车座椅面套本体放置在汽车座椅面套放置箱内部,且汽车座椅面套本体绕过滑轮压紧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中间然后收卷在卷轴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共设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固定螺栓每两个为一组,四组固定螺栓关于第一固定板对称分布,四组固定螺栓关于第三固定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缝纫机下表面安装有缝纫针,且缝纫针与通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共设有八个,且八个连接杆每四个为一组,一组连接杆在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一组连接杆在第三固定板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升降外杆下表面活动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升降内杆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升降内杆在工作台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箱门前表面焊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达到了压平汽车座椅面套本体的效果,将汽车座椅面套本体夹进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中间,可以将汽车座椅面套本体压平,便于缝纫针缝纫,且缝纫针在通槽中缝纫,不容易歪斜,缝纫效率高,使用更加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达利汽车内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达利汽车内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4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