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古琴音质优化雁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5040.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宏远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鹏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琴 雁足 音质优化 支撑 共振器 音质 本实用新型 金属片层 连接部位 支撑部位 轴线交叉 传统的 上端 夹置 下端 乐器 损害 优化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古琴音质优化雁足以及具有该雁足的古琴,该雁足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雁足的上端以与古琴的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雁足的下端以支撑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夹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的轴线交叉的至少一个金属片层,以使所述雁足形成用于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本实用新型将作为古琴一部分的雁足设计为具有音质优化功能的共振器,以简便并且不损害古琴的传统的方式,从音质上实现了对古琴这样一种代表中华文化、东方文化的乐器的改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琴,尤其涉及古琴雁足。
背景技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乐器,据文献记载发端于三皇五帝时期,有三千年以上之历史。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即有二千五百余年。
古琴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才改称古琴。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被盛赞为“天籁之音”、“天地之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
古琴为狭长形的木质弹弦乐器,琴身由底板和琴面板合成,包括琴首、冠角、龙龈,琴面板上嵌有岳山及承露,底板上有凫掌及轸池,另外,古琴还有轸池板、琴轸、雁足、尾托、绒剅、琴弦、琴穗等附件。
与其它乐器类似,古琴声音的产生也是靠不同的振动频率挤压空气,再传递至人的双耳。振动频率的些微改变就会对音质产生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材质放置在音源的下方,对音源的振动频率会产生变化。有些物质的材质会抑制振动频率,有些材质会反射和吸收声音的波动。
虽然古琴总体上具有独特的音韵,但是,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其音质,则能够改善其表现力、感染力,对于这样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古老乐器而言是十分值得高兴的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以能够提升古琴的音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古琴音质优化雁足,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雁足的上端以与古琴的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雁足的下端以支撑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夹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的轴线交叉的至少一个金属片层,以使所述雁足形成用于优化古琴音质的共振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片延伸而超出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金属片相邻而夹置所述金属片的支撑部夹置部分的边界。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片和所述支撑部夹置部分经粘结而固定地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部为圆柱体形。
作为优选方式,除所述金属片层外,所述支撑部为木质材料。
作为优选方式,除所述金属片层外,所述雁足的其余部分均为木质材料。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片包括多个并排的圆形金属片。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多个并排的圆形金属片包括位于所述支撑部的轴线的中心金属片和围绕该中心金属片均布的六个周围金属片。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部的用于夹置所述金属片的支撑部夹置部分包括凹槽,用于容纳所述金属片并且与所述金属片的外表面吻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古琴,其包括前述的古琴音质优化雁足。
本实用新型最主要是掌握基材和金属对声音振动频率的反射和折射的不同特性,促进原始音源的共振效应,达到音质丰富优化之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雁足仅起固定琴弦和支撑琴身的作用,然而,本实用新型的雁足能够形成为使古琴音质优化的共振器,从而改善古琴音质,增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宏远,未经陈宏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CD背光电路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胡琴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