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DDR内存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5562.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邱富定;蒋富安;廖雷;张益涛;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端子 端子部件 接地端子 壳体部件 插座连接器 端子结构 扣紧部件 玻璃针 双排 本实用新型 连接器领域 互相干扰 针脚结构 阻隔信号 串扰 减小 阻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DDR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DDR内存插座连接器,包括端子部件、扣紧部件、玻璃针和壳体部件。端子部件插设在壳体部件内,其中扣紧部件分别设置在壳体部件的两端;其中玻璃针分别插入在壳体部件的两端和中间;其中端子部件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端子部件呈双排针脚结构;减少端子与端子之间的间距,增加接地端子对信号端子的保护作用,阻隔信号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互相干扰。有益效果:相对于四排端子结构,双排端子结构有效减小了各信号端子的间距,从而有效阻隔了信号端子与信号端子间的相互串扰,同时增加了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间的回流,强化接地端子对信号端子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DDR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双排端子的DDR内存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存储量的不断增长,要求传输速率不断提高,在服务器存储行业意味着时钟频率的提高以及上升时间的急剧缩短,这些变化都对连接器的传送速率的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现有四排端子结构的DDR连接器,由于端子间过于密集,间距过小,导致信号间串扰现象难以消除,无法满足新一代DDR对于 SI(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的新的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常见的四排端子结构的DDR内存插座连接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DDR内存插座连接器,包括端子部件、扣紧部件、玻璃针和壳体部件。
其中端子部件插设在壳体部件内,呈双排针脚结构;其中扣紧部件分别设置在壳体部件的两端;其中玻璃针分别插入在壳体部件的两端和中间;
所述扣紧部件设有与壳体部件两端互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扣紧部件底部设有卡扣。
进一步优化方案中,其中端子部件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端子部件呈双排针脚结构;减少端子与端子之间的间距,增加接地端子对信号端子的保护作用,阻隔信号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互相干扰。
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扣紧部件卡进壳体部件两端,所述扣紧部件底部的卡扣扣紧壳体部件;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壳体部件由塑胶制成,呈条形槽状结构。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扣紧部件分为2件,分别设置在壳体部件的两端;当端子部件插入壳体部件中时,扣紧部件扣紧壳体部件的两端。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玻璃针分为3件,分别设置在壳体部件的两端和中间;当端子部件插入壳体部件中时,玻璃针和端子部件同一方向插入壳体部件的两端和中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新型DDR内存插座连接器创新点在于使用双排端子结构来代替当前常见的四排端子结构。相对于四排端子结构,双排端子结构有效的减小了各信号端子的间距,阻隔信号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相互串扰,同时增加了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间的回流,强化了接地端子对信号端子的保护作用,弥补四排端子结构SI(信号完整性)性能不足,从而满足新一代DDR的TH型内存插座满足新一代SI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DDR插座连接器立体视图
图2是一种新型DDR插座连接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