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仪自动更换载玻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5720.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睿;刘洪英;庄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澜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34 | 分类号: | G02B21/34;G02B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玻片 夹嘴 本实用新型 显微镜平台 全自动显微镜 自动更换 镜检 工作效率高 控制器控制 反复循环 检测结果 人员检测 指令取回 自动换片 控制器 信息源 原位置 放入 检错 错位 取出 指令 检测 | ||
1.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仪自动更换载玻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夹嘴机构(2)、放置载玻片机构(3)、显微镜平台(4)及PLC程序控制器(5);
所述基座(1)上设有夹嘴机构座(11)、放置载玻片机构座(12)、镜检台面(13)及控制器座(14);
所述夹嘴机构(2)由支架板(21)、夹嘴横梁(22)、夹嘴钳座(23)及支架板底座(24)构成,
所述支架板(21)上两侧设有垂直导轨(211)、中部设有垂直电机(212),垂直电机(212)的输出轴上设有垂直丝杆(214),支架板(21)的底部设有纵向滑槽及纵向螺母,支架板(21)的一侧边还设有垂直坦克链(213);
支架板底座(24)上两侧设有纵向导轨(241),一端设有纵向电机(242),纵向电机(242)的输出轴上设有纵向丝杆(243);
所述支架板(21)设于支架板底座(24)上,支架板(21)上的纵向滑槽与支架板底座(24)上的纵向导轨(241)滑动配合,支架板底座(24)上的纵向丝杆(243)与支架板(21)上的纵向螺母啮合;
所述夹嘴横梁(22)上背面的两侧设有垂直滑槽、正面设有水平导轨(221)、中部设有垂直螺母、一端设有水平电机(222)及坦克链接口,水平电机(222)的输出轴上设有水平丝杆(224),夹嘴横梁(22)的上方还设有水平坦克链(223);
所述夹嘴横梁(22)设于支架板(21)上,且夹嘴横梁(22)的垂直滑槽与支架板(21)的垂直导轨(211)滑动配合,夹嘴横梁(22)的垂直螺母与支架板(21)的垂直丝杆(214)啮合,夹嘴横梁(22)的坦克链接口与支架板(21)的垂直坦克链(213)连接;
所述夹嘴钳座(23)上设有水平滑槽、水平螺母及坦克链接口;
所述夹嘴钳座(23)设于夹嘴横梁(22)上,且夹嘴钳座(23)的水平滑槽与夹嘴横梁(22)的水平导轨(221)滑动配合,夹嘴钳座(23)的水平螺母与夹嘴横梁(22)的水平丝杆(224)啮合,夹嘴钳座(23)的坦克链接口与夹嘴横梁(22)的水平坦克链(223)连接;
所述放置载玻片机构(3)由片盒基座(31)及载玻片盒(32)构成,载玻片盒(32)内按行列排列分隔有数个载玻片室;
所述载玻片盒(32)设于片盒基座(31)上;
所述显微镜平台(4)上设有U型槽(41);
所述夹嘴机构(2)、放置载玻片机构(3)、显微镜平台(4)及PLC程序控制器(5)依次设于基座(1)的夹嘴机构座(11)、放置载玻片机构座(12)、镜检台面(13)及控制器座(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仪自动更换载玻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夹嘴钳座(23)上设有上夹嘴(231)、下夹嘴(232)及夹嘴电机(233),其上夹嘴(231)上设有夹嘴电机(233),夹嘴电机(233)上设有夹嘴丝杆(234),下夹嘴(232)上设有夹嘴螺帽,所述下夹嘴(232)与上夹嘴(231)呈上下排列,夹嘴丝杆(234)与下夹嘴(232)的夹嘴螺帽啮合,且上夹嘴(231)与夹嘴钳座(23)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仪自动更换载玻片系统,其特征在于U型槽(41)的开口处设有挡板电机(411)及触点式传感器(412),挡板电机(411)上设有槽挡板(413),U型槽(41)开口端呈喇叭状,闭口端设有腾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仪自动更换载玻片系统,其特征在于PLC程序控制器(5)与夹嘴机构(2)的垂直电机(212)、水平电机(222)及纵向电机(242)电连接,PLC程序控制器(5)与夹嘴钳座(23)的夹嘴电机(233)电连接,PLC程序控制器(5)与U型槽(41)的挡板电机(41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澜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澜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7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遮拦离轴三反射式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智慧社区模拟沙盘演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