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6213.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琼;郭江龙;周明君;刘秋升;李永良;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网加热器 背压汽轮机 供热蒸汽 连通 能量高效利用 供热 本实用新型 抽汽管道 火电厂 加热 热网供水管道 热网回水管路 电力输出端 热网循环泵 排汽管道 有效调整 蒸汽参数 电源端 热网 发电 回收 输出 供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包括与供热抽汽管道连通的热网加热器,所述供热抽汽管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发电的背压汽轮机,背压汽轮机的排汽管道与热网加热器的加热侧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加热侧还与热网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供热侧通过热网供水管道输出热网供水;所述背压汽轮机的电力输出端连接热网循环泵的电源端。本实用新型新增的背压汽轮机有效调整了进入热网加热器的蒸汽参数,同时又回收了中间的部分能量,提高了供热蒸汽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火用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016年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关于下达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通过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挖掘燃煤机组调峰能力,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全面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这就要求供热机组参与调峰的能力增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调峰能力的增大,蝶阀憋压也随之增大,供热参数压损会进一步增大,导致蒸汽能量利用效率不高。热电联产机组能够使发电与供热同时进行,实现了能源的初步分级利用,可以有效减少热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的综合效率。
目前,热电联产系统中的供热是靠抽出供热的蒸汽降温凝结成水,放出汽化潜热,用以加热热网水对外供热,并且在供热抽汽压力范围内,不论抽汽压力大小,单位抽汽量放出的汽化潜热几乎是相同的。虽然这种抽汽供热方式系统简单、投资少,但是抽汽参数跟热网设计参数相比能量品位要高出很多,抽汽参数与供热热网设计参数严重不匹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熵增和可用能的损失很大。比如,供热蒸汽的温度一般为240~350℃,压力0.3~1.0Mpa,而热网设计的供水温度一般为110~130℃,蒸汽的温度要比供水温度高出约100~200℃,用这种高品位能量的蒸汽直接用于供热造成的火用损失较大。因此,有必要对供热蒸汽进入热网之前的参数进行调整,对中间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供热蒸汽能量的利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以提高供热蒸汽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火用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包括与供热抽汽管道连通的热网加热器,所述供热抽汽管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发电的背压汽轮机,背压汽轮机的排汽管道与热网加热器的加热侧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加热侧还与热网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供热侧通过热网供水管道输出热网供水;所述背压汽轮机的电力输出端连接热网循环泵的电源端。
上述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所述供热抽汽管道的末端分别通过抽汽支管并联设置两个背压汽轮机,每个背压汽轮机分别通过一根排汽管道连通一个热网加热器;所述背压汽轮机前端的抽汽支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蒸汽输出量的阀门。
上述一种火电厂供热蒸汽能量高效利用系统,所述热网加热器上设置有用于向外输出背压汽轮机在热网加热器放热凝结成的疏水的疏水管道。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新增的背压汽轮机有效调整了进入热网加热器的蒸汽参数,同时又回收了中间的部分能量,提高了供热蒸汽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火用损失;此外,背压汽轮机无回热系统和凝汽器系统,系统设备大为简化,可同时拖动异步发电机、热网循环水泵或其他辅机,节省了电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一背压汽轮机;4-第二背压汽轮机;5-第一热网加热器;6-第二热网加热器,7-异步发电机,8.热网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6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