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无线通信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7804.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金超;李通;周驰;杨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4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无线通信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受电 非接触供电系统 相对设置 供电 本实用新型 调制单元 供电线圈 解调单元 受电线圈 非接触供电 供电单元 受电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无线通信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供电侧和受电侧;所述供电侧包括供电单元、供电线圈、第一调制单元、第一发射线圈、第一解调单元、第一接收线圈;所述受电侧包括受电单元、受电线圈、第二调制单元、第二发射线圈、第二解调单元、第二接收线圈;所述供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无线通信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在实现供电侧与受电侧间的非接触供电的同时,实现供电侧与受电侧间的双向无线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无线通信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很多设备都需要实现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非接触供电,比如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以及因一些特殊原因而不留外部供电接口的设备。同时,这些设备又要求两个非接触的物体之间实现数据通信。
目前,常用的数据通信方法有光通信、433MHz或者2.4GHz等通用无线通信方式。然而,采用光通信对结构要求较高,且较高通信速率下的光电器件价格也较高;采用通用无线通信方式则容易受到干扰,且需要微处理器对无线通信芯片进行控制设置,也增加了成本和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无线通信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在实现供电侧与受电侧间的非接触供电的同时,实现供电侧与受电侧间的双向无线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无线通信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供电侧和受电侧;所述供电侧包括供电单元、供电线圈、第一调制单元、第一发射线圈、第一解调单元、第一接收线圈;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供电线圈相连,所述第一调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相连,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一解调单元相连;所述受电侧包括受电单元、受电线圈、第二调制单元、第二发射线圈、第二解调单元、第二接收线圈;所述受电单元与所述受电线圈相连,所述第二调制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相连,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解调单元相连;所述供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耦合实现电能传输;所述第一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耦合实现所述供电侧至所述受电侧的无线通信;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耦合实现所述受电侧至所述供电侧的无线通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侧包括第一骨架,所述第一发射线圈、所述供电线圈和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骨架上;所述受电侧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接收线圈、所述受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发射线圈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二骨架上;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相对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逆变电路,用于将外部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受电单元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所述受电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制单元包括第一载波发生子单元和第一数据调制子单元;
所述第一载波发生子单元用于产生第一高频载波信号;
所述第一数据调制子单元与所述第一载波发生子单元和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高频载波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高频调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高频调制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发射线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调单元包括第一滤波子单元、第一检波子单元和第一整形子单元;
所述第一滤波子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产生的高频调制信号进行滤波;
所述第一检波子单元用于对滤波后的高频调制信号进行包络检波;
所述第一整形子单元用于对包络检波后的高频调制信号进行整形,以获取所述受电侧发送来的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7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