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荷箱档位自动切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9851.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沈鑫;曹敏;王恩;赵旭;邹京希;翟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箱 自动切换设备 档位切换装置 档位切换组件 控制终端 通信模块 档位切换开关 档位切换模块 电压负荷箱 档位切换 壳体内部 远程遥控 自动档位 档位 壳体 申请 试验 安全 | ||
本申请涉及负荷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荷箱自动切换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控制终端、通信模块和档位切换装置,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档位切换装置连接,所述档位切换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档位切换组件,所述档位切换组件与负荷箱的档位切换开关一一对应。本申请针对电压负荷箱在试验时无法进行自动档位切换的现状提供的负荷箱自动切换设备,可以实现远程遥控负荷箱档位切换,有效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负荷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荷箱档位自动切换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互感器作为场站之间费用结算和信号传输的关键设备,需定期对其进行检测,核心目标是考核互感器精度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误差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负荷箱是检验电流、电压互感器时,专门为互感器提供各种有效负载的装置,是全自动互感器校验台及现场互感器误差测试的理想仪器。
在互感器误差检定试验中,通常将被测试电压互感器和标准电压互感器与试验变压器并联,以便向二者提供一次电压。在该一次电压的作用下,被测试电压互感器和标准电压互感器分别会产生一个二次电压,通过计算上述两个二次电压的差值,即可获得被测试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在测试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通常会在多个不同的一次电压值下计算被测试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因此,在具体测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一次电压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调节与被测试互感器连接的负荷箱。负荷箱通常由外壳、内部负载和多个档位切换开关组成,负载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档位切换开关设置于壳体的外部,用于切换负荷箱的输出负载值。
然而,由于负荷箱通常放置于被测试的互感器下方,并且每进行一次负荷切换,都需要人工拨动负荷箱的档位切换开关。因为这一特殊性,这就需要人工往返在调压控制台和负荷箱之间来进行档位切换以完成电压互感器检测,更重要的是调压设备离负荷箱的距离随电压等级的升高需要不断的增加,人工往返的距离也随之增加,使得在进行该项试验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进行负荷更换,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大了现场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荷箱档位自动切换设备,以解决电压负荷箱在试验时无法进行自动档位切换的现状,提供了一种负荷箱自动切换设备,可以实现远程遥控负荷箱档位切换,有效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
一种负荷箱档位自动切换设备,包括控制终端、通信模块和档位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档位切换装置连接;
所述档位切换装置包括壳体、信号处理模块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档位切换组件,所述档位切换组件与负荷箱的档位切换开关一一对应;
所述档位切换组件包括:动作继电器、电机、皮带、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拨动部件,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动作继电器连接,所述动作继电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主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互相啮合,所述拨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的侧壁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位于所述档位切换开关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源、单片机、光电隔离器、调制解调器和三极管。
可选的,所述拨动部件包括:拨动杆和拨动端,所述拨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的侧壁上,所述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动端连接;所述拨动端设有一个开口,用于拨动所述档位切换开关。
可选的,所述拨动端的开口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档位切换装置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并与所述档位切换开关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控制终端设有多个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档位切换组件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9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运行状态窄带物联网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炉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