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0771.7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奇明;李康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慈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9 | 代理人: | 赵庆 |
地址: | 31559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腔 导流管 轮齿 粉末冶金齿轮 齿轮本体 润滑型 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 按动 导通 相通 存储润滑油 圆柱内齿轮 粉末冶金 影响齿轮 两侧面 齿轮 齿顶 流道 内圈 直齿 连通 成型 输出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所述齿轮包括粉末冶金成型的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的内圈设置有若干个轮齿,形成为直齿圆柱内齿轮;所述齿轮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润滑油腔,所述润滑油腔通过导流管与其中一个所述轮齿连通,用于输送润滑油;所述导流管延伸至该轮齿的齿顶,并与该轮齿两侧面内的流道相通,所述导流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与所述润滑油腔相通的控制机构,当按动所述控制机构,可将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润滑油腔导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只有在按动控制机构时,才能将导流管与润滑油腔导通,将润滑油输出,因而极大地方便了润滑油的注入,还不会影响齿轮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齿轮是各种汽车发动机中普遍使用的粉末冶金零件,通过一次成形和精整工艺,不需要其他后处理工艺,可以完全达到尺寸精度要求,尤其是齿形精度。因此,与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制造相比,在材料投入和制造上都大大减少,它是体现粉末冶金特点的典型产品。为了延长粉末冶金齿轮的使用寿命,一般均需要人工手动向齿轮内注入润滑油,但现有的粉末冶金齿轮的润滑油的注入操作十分不便,影响了正常的润滑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可方便地将润滑油注入齿轮内,不会影响齿轮的正常使用。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所述齿轮包括粉末冶金成型的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的内圈设置有若干个轮齿,形成为直齿圆柱内齿轮;所述齿轮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润滑油腔,所述润滑油腔通过导流管与其中一个所述轮齿连通,用于输送润滑油;所述导流管延伸至该轮齿的齿顶,并与该轮齿两侧面内的流道相通,所述导流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与所述润滑油腔相通的控制机构,当按动所述控制机构,可将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润滑油腔导通。
其中,在上述的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密封盖和控制杆,所述密封盖密封地连接到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圈,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导流管内,并与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另一端抵靠到所述密封盖处;所述控制杆内设置有进油管,所述复位弹簧将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与所述润滑油腔隔绝。
其中,在上述的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中,所述进油管包括连通的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贯通所述控制杆,所述竖管向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延伸并伸出所述导流管。
其中,在上述的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中,两个所述流道分别与所述轮齿的两个所述侧面垂直,并形成为“八字型”。
其中,在上述的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中,所述控制杆抵靠到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延伸有按动部,所述按动部伸出所述密封盖。
其中,在上述的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中,所述控制杆伸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和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到两个所述弹簧座上。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在齿轮内设置有润滑油腔和导流管,润滑油腔和导流管形成润滑油输入油道,并在导流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与润滑油腔相通的控制机构,只有在按动控制机构时,才能将导流管与润滑油腔导通,将润滑油输出,因而极大地方便了润滑油的注入,还不会影响齿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润滑型粉末冶金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0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