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0846.1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范建良;冯丙;刘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06;B65H5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线 绕线 导线轮 过线孔 立柱 交错 工作效率 过线板 线板架 斜线 过线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机构设置 竖直平面 水平设置 有效地 板架 分隔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线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并线重叠交错,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并线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线板架,在线板架上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过线孔,在立柱上还设有位于线板架下方的过线板,在过线板的一面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导线轮且所述的导线轮位于同一条斜线上,所述的导线轮与过线孔一一对应。本并线机构设置导线轮与过线孔,可以同时绕多根绕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导线轮设置于同一条斜线上,在并线前有效地将每根绕线分隔开,避免绕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出现绕线交错的情况,设置的第一过线夹和第二过线夹保证了绕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并线,避免绕线在并线时水平方向重叠交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并线机构。
背景技术
空心线圈,其为一种环形的结构。
在绕制空心线圈时,一般从内向外绕设。
目前绕线方式一般采用单绕线绕制方式以及多绕线绕制方式两种,单绕线绕制方式其绕制圈数多,绕制完成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且在绕制过程中易出现绕线重叠交错的问题,导致绕线线圈不良率高。
现有多绕线绕制中的并线时经常出现绕线重叠交错,绕线断裂等问题,绕制线圈未达到品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并线重叠交错,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并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并线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线板架,在线板架上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过线孔,在立柱上还设有位于线板架下方的过线板,在过线板的一面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导线轮且所述的导线轮位于同一条斜线上,所述的导线轮与过线孔一一对应。
设置导线轮与过线孔,可以同时绕多根绕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导线轮设置于同一条斜线上,在并线前有效地将每根绕线分隔开,避免绕线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出现绕线交错的情况。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过线板设有导线轮的一面还具有若干位于过线轮,所述的过线轮与导线轮一一对应且过线轮位于导线轮的侧上方。
在过线孔和导线轮之间设置过线轮具备绕线导向功能。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过线轮位于同一条斜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过线板设有导线轮的一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的导线轮和过线轮分别固定在固定板远离过线板的一面。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线板架一端通过第一抱箍固定在立柱顶部,线板架的另一端悬空。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过线板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抱箍固定在立柱中部,过线板的另一端悬空。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本机构还包括位于过线板设有第二抱箍的一端的过线结构。
采用抱箍的可拆卸结构,易于安装,能够匹配工作人员以及设备对于角度,高度等多方面调节需求。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过线结构包括连接座和固定在连接座上的第一过线夹,在第一过线夹上连接有第二过线夹,从每个导线轮引出的绕线依次经过第二过线夹和第一过线夹。第一过线夹和第二过线夹之间通过一连接面板相连。
设置的第一过线夹和第二过线夹保证了绕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并线,避免绕线在并线时水平方向重叠交错。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在每个过线孔内分别设有过线套。
过线套用于减小绕线与过线孔接触摩擦,防止绕线磨损后断裂。
在上述的一种并线机构中,所述的立柱下端固定在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0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导向自调整装置
- 下一篇:袜机弹性压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