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041717.4 申请日: 2018-01-10
公开(公告)号: CN208417938U 公开(公告)日: 2019-01-22
发明(设计)人: 赵鹏;袁振艺 申请(专利权)人: 金马节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L55/00 分类号: F16L55/00;F16L55/07
代理公司: 深圳玖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9 代理人: 郭长龙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带压管道 连接管 底座 传感器安装结构 外螺纹接头 传感器 球阀 本实用新型 通腔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密封 管道系统 既有建筑 球阀密封 一端密封 补水 插接 放水 内端 伸入 停运 接管 排水 相通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外螺纹接头、球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传感器,所述底座固定于一带压管道上,所述外螺纹接头连接在所述底座与球阀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球阀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底座、外螺纹接头、球阀、第二连接管及第一连接管内部依次相通以形成通腔,所述传感器密封插接在所述通腔内,且所述传感器的内端可通过形成于带压管道上的孔而伸入带压管道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结构,可实现在既有建筑原有管道系统中添加传感器时无需系统停运、放水、补水及排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建筑能耗数据与建筑节能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原有管道系统中添加传感器,以监测系统实时运行状况与运行关键参数。对于新建建筑添加传感器相对容易,由于系统未正式投入使用,管道中没有压力,可直接在管道上开孔添加传感器进行监测及计量。

目前,在既有建筑中添加传感器的常规做法是系统停运,并放空管道内的水进行泄压,再按照新建建筑安装传感器的办法进行施工作业。这种做法固然安全,但是仍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放水、排水及补水时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会使施工时间延长,拖延施工进度,且放水及补水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隐患,若排水不畅则会造成机房、配电室及控制间进水,设备泡水,系统补水后还需要进行管道排气等。甚至一些建筑的系统需要连续运行,不存在停运的条件,这样就对安装传感器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既有建筑原有管道系统中添加传感器需要系统停运、放水、补水及排水,导致施工时间延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压管道中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外螺纹接头、球阀、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传感器,所述底座固定于一带压管道上,所述外螺纹接头连接在所述底座与球阀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球阀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底座、外螺纹接头、球阀、第二连接管及第一连接管内部依次相通以形成通腔,所述传感器密封插接在所述通腔内,且所述传感器的内端可通过形成于带压管道上的孔而伸入带压管道内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外管及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壁上的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外管面向所述环形凹槽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管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形成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管段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管段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管段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的配合而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管内;

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管的内端面与所述环形凸缘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传感器包括杆体及连接在所述杆体外端的环形头部,所述环形头部沿径向突出所述杆体,所述环形头部与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杆体的内端可伸入带压管道内部;

所述杆体的外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三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配合而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杆体的内端外侧上焊接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凸台的内径,且能伸入带压管道内部,所述内管的内端面与所述凸台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马节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金马节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1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