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3540.1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晏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晏家铭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Q5/00;B60Q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装置 车体 探测器 射线发射器 电源组件 提示装置 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汽车车门 提示 开关部 车门 后视镜 探测器安装 车体两侧 行人车辆 后侧板 中控锁 内嵌 预设 射线 开门 乘客 发送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包括探测器、处理器、警示装置、提示装置及电源组件;探测器安装于车体两侧的后视镜且探测器朝向车体后方,探测器与电源组件之间电性连接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与所述车体中预设的中控锁触动连接;所述处理器、提示装置及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内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探测器、所述警示装置及所述提示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外部,所述的警示装置包括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内嵌安装在车门后侧板表面,所述射线发射器发送的射线朝向所述车体后方,本实用新型在车辆开门时可以提示驾驶员、乘客及车外的行人车辆,避免了由于车门贸然开启造成的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电子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而由于驾驶员及乘客缺乏安全意识,下车前不注意观察车辆后方是否有车及行人就贸然打开车门,汽车后方的其他车辆或者行人未注意前方车辆的开门动作,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地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另外,驾驶员或者乘客在夜间或者雾霾天打开车门时,若未及时关闭车门,在能见度低的视线下容易造成他人因不慎而撞上打开中的车门,从而造成对车辆的破坏及严重地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当车辆需要开启车门时可以通过对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进行检测从而对驾驶员或者乘客进行提醒、同时对车外的车辆及行人发出开门警示信号从而达到避免交通事故的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是:包括探测器、处理器、警示装置、提示装置及电源组件;
所述探测器安装于所述车体两侧的后视镜且所述探测器朝向所述车体后方,所述探测器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电性连接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与所述车体中预设的中控锁触动连接;所述探测器用以探测靠近所述车体的障碍物;
所述处理器、提示装置及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内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探测器、所述警示装置及所述提示装置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外部,所述的警示装置包括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内嵌安装在车门后侧板表面,所述射线发射器发送的射线朝向所述车体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探测器设置为超声波探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超声波探测器的检测角度为0~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示装置包括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警示装置包括扬声器、警示灯及射线发射器,所述扬声器及警示灯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警示灯设置为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射线发射器设置为红外线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车辆停车后,车辆中控锁开启,触动开关部,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启动,当检测到车辆周围有障碍物时,提示装置在车体内发出提示信号提醒驾驶员或者乘客开门时注意周围障碍时,同时警示装置在车体外发出警示信号提醒车辆外的行人和其他车辆注意,以此来避免由于贸然打开车门造成的交通事故,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装置包括射线发射器,射线发射器内嵌安装在车门后侧板表面,所述射线发射器发送的射线朝向所述车体后方,当遇到雾霾天或者夜间等能见度较差的天气时,车门开启后,朝向车体后方的射线可以提醒后面的车辆及行人车门开启的位置,避免后面的车辆及行人撞上车门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开启提示警示装置流程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家铭,未经晏家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3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