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类功放的功耗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4766.3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3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马宇来;尹德帅;李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1/00 | 分类号: | G01R21/00;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通滤波 示波器 功耗测试装置 输入端连接 喇叭 转换模块 第一端 输入端 声道 低通 本实用新型 测试 测试效率 工厂规模 有效电压 直接读取 音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类功放的功耗测试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低通转换模块和示波器,其中,低通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低通滤波单元和第二低通滤波单元;在使用状态下,第一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与D类功放的第一声道连接,第二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与D类功放的第二声道连接;第一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同时与示波器的第一通道的输入端、第一喇叭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同时与示波器的第二通道的输入端、第二喇叭的输入端连接。该功耗测试装置既可以通过直接连接的示波器反映实际测试音源的波形,直接读取喇叭工作的实际有效电压值,并且可以直接用于工厂规模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耗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类功放的功耗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音响领域里,人们一直坚守着A类功放的真谛,认为A类功放的声音最为清新透明,具有很高的保真度。但是A类功放的低效率和高损耗却是它无法克服的先天顽疾。B类功放虽然效率相对提高很多,但是其实际效率仅为50%左右,在小型便携式音响设备中,如汽车功放、笔记本电脑音频系统和专业超大功率功放场合,仍感效率偏低,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效率极高的D类功放因其符合绿色革命的潮流,正受着各方面的重视。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原来用分立元件制作的很复杂的调制电路,现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已不成问题。而近年来数字音响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D类功放与数字音响有很多相通之处,进一步显示出D类功放的发展优势。
D类功放的工作原理是将模拟音频信号经PWM设备调制成数字信号,然后放大、低频滤波、解调信号后,高效功率驱动扬声器。其整体电路由两部分构成:脉宽调制部分和功率放大及滤波部分,其中,脉宽调制部分是将音频信号调制成周期不变、但占空比变化的PWM信号;功率放大及滤波部分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是电声设备的主要耗能部分。
D类功放因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便携式设备中,已然有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产品的趋势。但是由于D类功放属于数字类型,其输出为方波,而喇叭的测试音源一般为1KHz/0db的正弦波,若直接进行测试并不能够正确地测试出喇叭的功率,而需要经过低通滤波来还原实际音源,但这样对测试喇叭功率来说就很困难。
对于D类功放驱动的喇叭功耗测试,现在还没有一种十分便捷的测试方法或装置,大都为工程师自己做一个低通滤波器接在喇叭和功放之间,将D类功放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再连接示波器进行测量。不能快捷方便的测试喇叭的功率,对产品的生产以及使用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另外,少量现有制作的D类功放测试大都是单通半波装置,无法实际反映整个正弦波音源的实际有效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功耗测试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直接测试D类功放喇叭功耗的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类功放的功耗测试装置,功耗测试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低通转换模块和示波器,其中,低通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低通滤波单元和第二低通滤波单元;在使用状态下,第一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与D类功放的第一声道连接,第二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与D类功放的第二声道连接;第一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同时与示波器的第一通道的输入端、第一喇叭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同时与示波器的第二通道的输入端、第二喇叭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功耗测试装置还包括PCB板,第一低通滤波单元和第二低通滤波单元均设置在PCB板上。
其中,PCB板上设置有至少两路功放接线端子、至少两路喇叭接线端子和至少两路示波器接线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4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能耗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