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4815.3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韩阳;吕小龙;齐玉顺;韩默;孟祥永;陈林璞;周环宇;万仁威;王依列;郭健;王艳升;程鹏;吴鸿运;陈蕃鸿;牟银山;殷博;姚家亮;李孝楠;李光;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朱锫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砖 灰缝 灰缝控制条 本实用新型 控制结构 第一板 板条 贴合 控制技术领域 转角 安装状态 截面形状 宽度一致 通长设置 主体结构 两端面 长边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灰缝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仿古砖、灰缝控制条和主体结构形成的安装状态时的灰缝控制结构,灰缝控制条沿仿古砖的长边转角边沿、通长设置,灰缝控制条的两端头分别超出仿古砖的两端面设置,灰缝控制条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贴合在仿古砖外表面上的第一板条和贴合在仿古砖一侧端面上的第二板条,第一板条与第二板条的厚度与灰缝的宽度一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迅速,不易脱落,形成的灰缝饱满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灰缝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流文化的推动,不少地区出现了以仿古砖作为结构外饰面的装饰做法,引领着一股复古潮流,很多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小镇建设更是追求墙地一体化的复古感,连同里弄地面都采用仿古砖进行铺设。
但是由于仿古砖厚度较厚,而且砌筑方式不同于普通瓷砖贴面,采用错缝搭接砌筑的方式,灰缝宽度和厚度的控制比较困难,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相邻两砖之间插入塑料卡来控制灰缝,不仅操作速度慢,塑料卡容易脱落,灰缝不饱满,美观程度差,而且勾缝时容易对已完成砖面造成污染,增加了后期清理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迅速,不易脱落,形成的灰缝饱满美观的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灰缝控制方式为塑料卡,操作速度慢,塑料卡容易脱落,灰缝不饱满,美观程度差,而且勾缝时容易对已完成砖面造成污染,增加了后期清理的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包括由仿古砖、灰缝控制条和主体结构形成的安装状态时的灰缝控制结构,灰缝控制条沿仿古砖的长边转角边沿、通长设置,灰缝控制条的两端头分别超出仿古砖的两端面设置,灰缝控制条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贴合在仿古砖外表面上的第一板条和贴合在仿古砖一侧端面上的第二板条,第一板条与第二板条的厚度与灰缝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灰缝控制条的端面与邻近的仿古砖端面之间的距离与灰缝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灰缝控制条为橡胶胶条。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条与第二板条等宽设置。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条外侧边沿的端面与第二板条内表面的距离,以及第二板条外侧边沿的端面与第一板条内表面的距离均与灰缝的设计厚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条外侧边沿的端面与第二板条内表面的距离,以及第二板条外侧边沿的端面与第一板条内表面的距离不超过30mm。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仿古砖通过粘结砂浆固定在主体结构表面。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仿古砖水平错位铺设或竖直错位铺设。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仿古砖灰缝控制结构在仿古砖一侧转角边沿设置灰缝控制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灰缝控制条自身的结构,限定了仿古砖的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的宽度,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了施工质量的可控性;确保了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的宽度的一致性,形成的灰缝饱满美观;并有效控制了灰缝的厚度,保护已铺贴完成的砖面不受污染。
本实用新型灰缝控制条采用橡胶胶条制成,会卡固夹紧在两相邻仿古砖之间,不易脱落;待仿古砖固定后,撕下灰缝控制条,重复使用,现场周转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朱锫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朱锫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4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件吊装精准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喇叭放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