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5387.6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沈世龙;高礼洪;欧阳丽;俞演名;宁顺理;陈耀;陆知耐;李敏;杨吉才;杜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岸坡 边线 液压臂 底泥 抛石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钻头管 旋转基座 一端连接 清淤 钻杆 记录仪 压力记录仪 河道底泥 机构配合 快速精准 施工安全 压力弹簧 清淤船 有压力 同轴 高程 淤积 测量 调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以快速精准的测量河道岸坡底泥淤积厚度、河道岸坡抛石边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安装于清淤船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液压臂机构,液压臂机构一端经旋转基座固定于所述清淤船,液压臂机构另一端连接定位装置,通过液压臂机构配合旋转基座可调解所述定位装置的位置和高程;所述定位装置具有钻头管,该钻头管一端连接所述液压臂机构,另一端同轴插装有钻杆,钻头管内设有压力记录仪,压力记录仪与钻杆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河道底泥清淤施工安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适用于河道底泥清淤施工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中小河道淤积现象比较普遍,河道原有的调蓄洪水和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所减弱。近几年国家加强了中小河道的治理力度,其中清淤工程作为主要措施被广泛实施。目前河道清淤已经从过去的仅以提高河道防洪、排涝和灌溉能力的传统水利工程目标向生态水利目标拓展,也就是说在很多河道清淤工程的目标中都含有减少河道内源污染,为河道水质改善提供保障的工程目的。
过去我国在航道、港口和大规模的内河疏浚工程较多,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机械设备。“十五”期间,围绕河湖治理时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问题开展了较多的“环保清淤”工程,即指将河湖底泥中聚集的污染物通过清淤方式移出湖泊、河流的工程。环保清淤与工程清淤的差异在于清淤的底泥厚度很薄,比如太湖环保清淤工程其底泥为20~40cm的居多,深圳市沙井河道岸坡底泥厚度为20~100cm,因此,对清淤设备本身的定位、操作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
河道岸坡底泥清淤厚度准确计量也是一个问题,不同的断面,底泥淤积的厚度不同,采用平均计量的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差,若每个断面都采用人工地勘测量底泥淤积的厚度,不仅仅影响工期,同时也产生高额度的费用,对工程总投资是非常不利的。
某些河道污染的非常严重,河道防保清淤厚度比较深,在清淤时需要进行河道边坡防护,但是很多河道岸坡都进行了抛石,抛石的范围很难预测,若不准确测量出河道岸坡抛石边线,将无法进行准确打桩支护,防止河道岸坡淤泥垮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以快速精准的测量河道岸坡底泥淤积厚度、河道岸坡抛石边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河道岸坡底泥厚度及抛石边线装置,安装于清淤船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液压臂机构,液压臂机构一端经旋转基座固定于所述清淤船,液压臂机构另一端连接定位装置,通过液压臂机构配合旋转基座可调解所述定位装置的位置和高程;
所述定位装置具有钻头管,该钻头管一端连接所述液压臂机构,另一端同轴插装有钻杆,钻头管内设有压力记录仪,压力记录仪与钻杆之间设有压力弹簧;
所述钻头管内设有用于记录定位装置高程的定位器,定位器与所述压力记录仪电路连接,并与设置于清淤船上的信号接收器关联通信;
所述液压臂机构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定位装置的钻杆锤入淤泥层的空气锤。
所述钻头管内还设有反馈器,反馈器与所述压力记录仪电路连接,并与所述空气锤的接收器关联通信。
所述液压臂机构包括支撑压缸,支撑压缸竖直固定于所述旋转基座上,支撑压缸上端依次连经一级液压臂、二级液压臂、三级液压臂和四级液压臂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其中三级液压臂和四级液压臂呈竖直状态,所述支撑压缸与一级液压臂之间经铰接轴可转动相连,支撑压缸与一级液压臂之间还经伸缩臂和连接件相连。
所述空气锤经承力板固定于所述三级液压臂。
所述三级液压臂、四级液压臂总长度范围为6.5m-8.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5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