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6131.7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俞士州;朱端亚;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三诺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2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色釜 荧光增白剂 生产过程 本实用新型 前端外表面 控制按钮 控制面板 出水管 放料管 支撑柱 显示屏 投放 变形损坏 二次加工 浓度检测 测压器 检测 底端 放入 内胆 修理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包括脱色釜与放料管,所述脱色釜的底端外表面设有支撑柱与出水管,且出水管位于支撑柱的一侧,所述脱色釜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前端外表面设有显示屏与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设有放料管、浓度检测室与测压器,能够通过自动控制的放入量,可以自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投放原料,使投放的原料更加的精准,并能检测内部原料的浓度,避免加工的不彻底,需要对原料进行二次加工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检测内胆是否变形损坏,以便及时的修理,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色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
背景技术
脱色釜工作时打开冷凝器冷媒水回水阀,再打开冷凝器进水阀,然后关闭冷凝器放空阀和收集罐放空阀,检查反应罐密封良好后打开收集罐上的真空阀门,即可进行减压浓缩,减压浓缩结束后,先关闭真空阀,然后打开收集罐放空阀或冷凝器放空阀,关闭冷凝器进水阀,再关闭冷凝器回水;现有的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自动对原料进行投放与控制投入量,通过人工进行投放有一定的误差性,造成原料的浪费,其次,不能对脱色釜的内部各原料的浓度进行检测,造成原料脱色不彻底,需要二次加工,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带来一定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包括脱色釜与放料管,所述脱色釜的底端外表面设有支撑柱与出水管,且出水管位于支撑柱的一侧,所述脱色釜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前端外表面设有显示屏与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一侧,所述脱色釜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端位置设有把手,所述脱色釜的顶端外表面设有顶盖,且顶盖的顶端外表面设有输料管,所述顶盖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支撑架与输出轴,且输出轴位于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动力室,所述放料管的底端外表面设有挡板,所述放料管的一侧设有肋板,所述放料管的顶端外表面设有密封盖,所述脱色釜的内部设有内胆,且内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测压器,所述内胆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浓度检测室,所述放料管位于脱色釜的上方,所述测压器的输出端均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与放料管的形状均为圆柱体,且放料管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刻度盘,所述控制按钮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外表面设有固定螺栓,且支撑架通过固定螺栓与顶盖固定连接,固定螺栓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的形状为长方形,且显示屏的前端外表面低于控制面板的前端外表面,所述输出轴的形状为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若干组,且支撑柱的底端外表面设有底垫,底垫的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外表面设有焊缝,且控制面板通过焊缝与脱色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脱色釜,通过设置设有放料管,能够通过将原料放入放料管中,再通过电脑控制放料的多少,可以更加精准,避免人工测量的误差,通过设置设有浓度检测室,能够通过对内部各原料的浓度检测,可以了解各原料的浓度是否合格,再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放料,避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通过设置设有测压器,能够对内胆与脱色釜之间的空隙间压力变化进行检测,可以知道内胆是否发生形变与损坏,以便及时进行修理,满足人们的需求,整个脱色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三诺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三诺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6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反应釜固定装置
- 下一篇:反应釜总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