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压火片的陶瓷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6314.9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1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恒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14;A47J36/02;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7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火片 钵体 陶瓷钵 带压 炉架 本实用新型 不直接接触 爆裂现象 传递路径 烧糊烧焦 受热均匀 夹层 食材 有压 火锅 节约 安全 保证 | ||
一种带压火片的陶瓷钵,包括钵体和炉架,其特征在于,钵体和炉架之间有压火片,钵体的底部具有向上的弧度,压火片的作用是使火焰不直接接触钵底,使热量首先由压火片传至钵底与压火片接触的部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热量的传递路径,钵中食物受热均匀,有效的避免了钵底中心烧糊烧焦的现象,节约了食材、让人们吃火锅时心情舒畅,且不会出现夹层钵的爆裂现象,保证用食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生活用具,特别是一种带压火片的陶瓷钵。
背景技术
火锅用餐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大小宾馆和广大的家庭,火锅用餐因其菜肴不凉而受到就餐者的喜爱,很多菜肴做好后,需要在汤汁少的情况下小火长炖,味道才最美好,但是火在钵底的中间,产生中间菜肴容易过热或烧糊的问题,需要人工不断翻动,如果翻动不及时,钵底就会烧糊,有一股烧糊的气味,这时火锅里尽管还有许多可口的菜肴,也不能再吃了,只得倒掉,既影响了就餐者的情绪又造成了食物的浪费。
分析上述火锅烧糊的原因,发现目前火锅用的陶瓷钵存在如下问题:火焰一般在钵底中心处加热,中心温度高,热量由钵底中心向上传递,在吃到后期时,因油水少,钵底中心向四周菜肴传热困难,位于钵底中心的食物会过热、烧糊,产生一股刺鼻的焦糊味与有害物质,从而被丢掉浪费,既影响火锅中食物的味道和人们用餐的心情,同时对人们健康造成损害,于是发明了专利号为201520026699.9的陶瓷炖钵,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火的内焰温度较高,而通常内焰围绕着炖钵的中心,由于夹层的存在,夹层受热比底部慢,陶瓷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于是下层膨胀快,夹层膨胀慢,这样通常在吃火锅不到一段时间,陶瓷炖钵会破裂开来;另外我们在吃火锅时需要大小火交替使用,加快食材熟的速度,又要防止烧糊,这样商家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夹层炖钵破裂、减少成本和保证食材的美味,我们提出一种带压火片的陶瓷钵。
这种带压火片的陶瓷钵,包括钵体和炉架,其特征在于,钵体和炉架之间有压火片,钵体的底部具有向上的弧度,压火片的作用是使火焰不直接接触钵底,使热量首先由压火片传至钵底与压火片接触的部分。
进一步,压火片为金属片。
进一步,压火片为铜片或铝片或不锈钢片或铁片。
进一步,金属片周边呈一定梯度,使压火片能卡入到炉架中。
进一步,压火片周边向上弯曲与钵体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钵体壁上设有台阶,压火片周边向上弯曲包裹至台阶上。
在使用时,火焰加热金属片,金属片位于钵体下部,与钵底接触面为圆形,由于金属热传递快,且钵底具有弧度,热量首先由钵体底部与金属片的接触面上来,向钵底中心和钵体壁上方传递,我们做了实验,在不放置金属片时,基本10-20分钟不搅动钵中食材,一定会烧糊现象,放置了压火片40-70分钟,不翻动一次,无粘锅烧糊现象,不放置压火片会有油爆现象;放置了金属片,无油爆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热量的传递路径,钵中食物受热均匀,有效的避免了钵底中心烧糊烧焦的现象,节约了食材、让人们吃火锅时心情舒畅,且不会出现夹层钵的爆裂现象,保证用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三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四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1、钵体,2、炉架,3、压火片,4、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恒,未经江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6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加热闷烧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煎炒两用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