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7484.9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袁步兰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雨水 排水沟槽 截流 本实用新型 生态净化 粗滤 雨水 地下蓄水池 净化能力 排污管道 种植土层 沉淀层 覆盖层 砾石层 排水层 净水 砂层 筛格 渗滤 碎石 对称 铺设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包括一排水沟槽,所述排水沟槽内对称设有截流单元,截流单元之间铺设碎石形成粗滤部,截流单元两侧为弃流部;所述粗滤部下方依次设有覆盖层、种植土层、砂层和砾石层;所述弃流部下方依次设有筛格层、沉淀层和排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沟槽对雨水进行两次渗滤收集,污水排入排污管道内,净水导入地下蓄水池,实现雨水的分别收集,提高城市雨水净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为提高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高城市区域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能力,提高河道水流净化能力,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于生产、应用和普及的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包括一排水沟槽,所述排水沟槽内对称设有截流单元,截流单元之间铺设碎石形成粗滤部,截流单元两侧为弃流部;所述粗滤部下方依次设有覆盖层、种植土层、砂层和砾石层;所述弃流部下方依次设有筛格层、沉淀层和排水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所述覆盖层的周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高度高于所述粗滤层,所述溢流管与地下管道连通,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处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所述种植土层的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所述覆盖层上种植有扎根在所述种植土层内的绿化植被。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所述砾石层内设有穿流管,所述穿流管与地下蓄水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所述沉淀层内具腔体,所述腔体内具有浮球,所述浮球上端设有环形密封口,所述排水层的下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地下排污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所述截流单元的高度高于所述粗滤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沟槽对雨水进行两次渗滤收集,污水排入排污管道内,净水导入地下蓄水池,实现雨水的分别收集,提高城市雨水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排水沟槽,2-截流单元,3-粗滤部,4-弃流部,5-覆盖部,6-种植土层,7-砂层,8-砾石层,9-筛格层,10-沉淀层,11-排水层,12-溢流管,13-浮球,14-环形密封口,15-穿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净化结构,包括一排水沟槽1,排水沟槽1内对称设有截流单元2,截流单元2之间铺设碎石形成粗滤部3,截流单元2两侧为弃流部4;粗滤部3下方依次设有覆盖层5、种植土层6、砂层7和砾石层8;弃流部4下方依次设有筛格层9、沉淀层10和排水层。其中,截流单元2的高度高于粗滤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7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