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7799.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郭建春;王世彬;曾明勇;李沁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砂管 围压 加载 钢芯 滤网 本实用新型 实验可靠性 后端接口 还原能力 密封橡胶 前端端面 前端接口 钢套 面盖 套筒 载入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装置包括填砂管前端接口管线、前端端面盖、前端钢芯滤网、密封橡胶套筒、填砂管外部钢套、围压加载入口管线、后端钢芯滤网、后端端面盖、填砂管后端接口管线。该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结构巧妙,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实验可靠性较高,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属油气田开发中室内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是实现低渗致密砂岩储层高效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压裂液是压裂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一种理想的压裂液体系应该是压裂施工过程中粘度高、配伍性好、滤失少、摩阻低、残渣少、热稳定性和抗剪切稳定性好,最重要的是在压裂后可以快速破胶、迅速返排、以及在岩石上不产生吸附,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尽可能低。压裂液对岩心基质的吸附伤害以及压裂液对支撑裂缝的伤害是当下的研究热点,然而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岩心致密,传统驱替无法有效驱通岩心,以致于传统支撑剂填砂管无法有效模拟支撑剂所受到的闭合压力等,所有研究均在常压下完成。可见设计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对致密砂岩储层以及支撑剂充填层的胍胶伤害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装置包括填砂管前端接口管线、前端端面盖、前端钢芯滤网、密封橡胶套筒、填砂管外部钢套、围压加载入口管线、后端钢芯滤网、后端端面盖、填砂管后端接口管线;其特征在于:填砂管前端接口管线与前端端面盖连接,前端钢芯滤网在前端端面盖的内侧与密封橡胶套筒连接,密封橡胶套筒与后端钢芯滤网连接,后端端面盖固定在填砂管外部钢套上并与后端钢芯滤网连接,填砂管后端接口管线与后端端面盖连接,填砂管外部钢套位于前端端面盖与后端端面盖之间,包裹前端钢芯滤网、密封橡胶套筒以及后端钢芯滤网,围压加载入口管线位于填砂管外部钢套中部,与密封橡胶套筒外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装置简单,结构巧妙,操作简便;(2)实验装置新颖,实验结果可信度高;(3)解决了常规填砂管无法加载围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装置包括填砂管前端接口管线1、前端端面盖2、前端钢芯滤网3、密封橡胶套筒4、填砂管外部钢套5、围压加载入口管线6、后端钢芯滤网7、后端端面盖8、填砂管后端接口管线9;填砂管前端接口管线1与前端端面盖2连接,前端钢芯滤网3在前端端面盖2的内侧与密封橡胶套筒4连接,密封橡胶套筒4与后端钢芯滤网7连接,后端端面盖8固定在填砂管外部钢套5上并与后端钢芯滤网7连接,填砂管后端接口管线9与后端端面盖8连接,填砂管外部钢套5位于前端端面盖2与后端端面盖8之间,包裹前端钢芯滤网3、密封橡胶套筒4以及后端钢芯滤网7,围压加载入口管线6位于填砂管外部钢套5中部,与密封橡胶套筒4外侧连接。
所述的填砂管前端接口管线1和填砂管后端接口管线9用于将该实验装置接入所需的实验设备中。
所述的前端端面盖2用于将填砂后的填砂管密封。
所述的前端钢芯滤网3和后端钢芯滤网7用于防止围压加载时,管内充填的岩粉或支撑剂等往填砂管两侧运移。
所述的密封橡胶套筒4用于包裹管内充填的岩粉或支撑剂等,便于围压的加载。
所述的填砂管外部钢套5用于固定和连接整个填砂管各个结构。
所述的围压加载入口管线6用于连接外部围压加载设备和由密封橡胶套筒4和填砂管外部钢套5所密封的内部空间,实现围压的加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7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助剂样品浓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