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可分流冷却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7948.6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流道 输入流道 冷却液 联通口 芯端 分流流道 棒体 联通 快速成型模具 冷却流道 冷却棒 笔杆 垂直设置 冷却效果 平行设置 轴向设置 分流 出水口 进水口 进口 出口 体内 衔接 补充 | ||
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可分流冷却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型芯端及冷却液端,所述棒体内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包括输入流道、分流流道及输出流道,所述输入流道及输出流道由冷却液端至型芯端沿棒体轴向设置,该输入流道与输出流道呈平行设置,所述输入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进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一联通口,输出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出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二联通口,第一联通口与第二联通口衔接联通,所述分流流道垂直设置于输入流道与输出流道之间,该分流流道包括进口及出口,所述进口与输入流道联通,所述出口与输出流道联通,让后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能够快速补充进入,使得冷却效果增强,效率加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笔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可分流冷却棒。
背景技术
笔杆属于细长型杆件,型芯的冷却很关键。因为型芯细长,所以采用“冷却棒”的冷却形式,冷却棒与型芯紧贴,一端插入冷却水道,即浸泡在冷却水道的冷却液中。将型芯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冷却液,达到冷却型芯目的。
然而现有冷却棒存在的问题是,单纯利用冷却棒两端分别与型芯及冷却液接触,通过冷却棒自身作为导热体将热量传递,冷却液处于静止状态,被动的等待吸收热量,导致冷却效率低下,使得冷却时间延长,模具使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加快冷却效率的可分流冷却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可分流冷却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型芯端及冷却液端,所述棒体内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包括输入流道、分流流道及输出流道,所述输入流道及输出流道由冷却液端至型芯端沿棒体轴向设置,该输入流道与输出流道呈平行设置,所述输入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进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一联通口,所述输出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出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二联通口,所述第一联通口与第二联通口衔接联通,所述分流流道垂直设置于输入流道与输出流道之间,该分流流道包括进口及出口,所述进口与输入流道联通,所述出口与输出流道联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输入流道及输出流道,让冷却液由进水口进入,经过输入流道、第一联通口、第二联通口、输出流道,最后由出水口排出,冷却液流经冷却棒内部,能够迅速带走冷却棒上的热量,而设置在输入流道与输出流道之间的分流流道,使得一部分输入流道中的冷却液,在吸收一部分热量后自身温度提高,不必走完流道全程,可以经由分流流道提前进入输出流道,让后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能够快速补充进入,使得冷却棒的冷却效果增强,效率加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输入流道内与进口联通的位置处设有挡流板,该挡流板设置于进口相对靠近第一联通口一侧,所述挡流板对输入流道内通过的冷却液进行截流并引导其通过分流流道进入输出流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挡流板,进一步保证了输入流道中的冷却液能够被截流进入分流流道,保证了流道内冷却液更新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流板朝向进水口一侧倾斜设置,该挡流板与输入流道之间的夹角小于9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挡流板倾斜设置,加强了挡流板的截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流板上设有漏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漏孔防止挡流板过度拦截,造成冷却液流通速度变慢的情况,漏孔使得一部分冷却液能够穿过挡流板,其余冷却液则被截流进入分流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却棒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铍铜是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一种合金,经过淬火调质后,具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同时铍铜还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和无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7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模具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重型模具开合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