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及其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8077.X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4 | 分类号: | F02M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谐振腔 本实用新型 插入管 乘员舒适性 低频噪声 进气系统 壳体保持 壳体外部 内部连通 消声系统 车内 降噪 消声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引流管的壳体外部设有谐振腔,谐振腔和壳体保持密封;谐振腔内部设有插入管,插入管与引流管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谐振腔和插入管形成了一个消声系统,消除进气系统低频噪声,提高车内乘员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引流管的车辆,可消声降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流管。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引流管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车过程会产生各种频率的噪音,噪音传递到乘员舱内极易对车内人员造成干扰,影响乘员的舒适性。例如持续处于噪音环境中可能使人产生烦躁、反应迟钝等问题,噪音还可能分散注意力,甚至引起交通事故。
进气噪音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声源之一,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和吸入空气流速的增大,气流通道的紊流、涡流强度、管道内压力的脉动强度和频率会随之增大,使进气噪声增大。车辆的引流管由于用于引导空气进入空气滤清器,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产生噪音,影响车内环境,引起噪声污染,使车内人员产生不适。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的引流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管,能够消除低频噪声,提高乘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引流管的车辆,可消声降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部设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与所述壳体保持密封;所述谐振腔内部设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的容积范围为1.9L至2.1L,所述插入管的横截面积范围为600mm2至700mm2,所述插入管的长度范围为70mm至80mm。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的容积为2L,所述插入管的横截面积为650mm2,所述插入管的长度为75mm。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所述插入管和所述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件。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内壁与所述插入管外壁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引流管。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的外表面与车内其他部件保持间隔以避免干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的壳体外部设有谐振腔,谐振腔与壳体密封连接;谐振腔内部设有插入管,插入管与壳体内部连通。
由于插入管与引流管的内部处于连通状态,流经引流管的气体会有一部分从插入管进入到谐振腔中,且谐振腔和插入管形成了一个消声系统,降低进气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半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半剖图。
图1-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8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下一篇:燃料补给漏斗、燃料补给系统和燃料补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