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烘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8873.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平;臧跃东;丁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灯管 发动机连杆 烘道 红外烘道 本实用新型 两侧内壁 水平安装 向上倾斜 向下倾斜 壁形成 等高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烘道装置,包括一烘道体和至少一红外线灯管,所述红外线灯管被设置在所述烘道体内壁形成的通道中并且沿着所述烘道体的两侧内壁上布置,其中设置在顶部的所述红外线灯管的安装角度为高于所述发动机连杆并向下倾斜,设置在底部的所述红外线灯管低于所述发动机连杆并向上倾斜,与所述发动机连杆等高的所述红外线灯管的安装角度为水平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烘道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是金属合金材料,一般采用在水溶性的防锈化合物中浸泡或喷淋后,需将连杆进行蒸发干燥,去除的水分后,通过附在连杆表面的防锈化合物形成致密的涂层,阻隔空气中的氧气与连杆表面的金属铁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起到防锈的效果。如中国专利文献号 CN201010296556.1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连杆的防锈工艺”,在一喷涂房中中设置若干雾化喷嘴将雾化的防锈油涂抹在连杆上,但是油雾化后油雾的喷淋范围不可控,已造成物料浪费,而且一段时间不用后易造成雾化喷嘴的杜塞,不易于清理。而且这个防锈工艺中并没有考虑到油膜固化问题,使得连杆被人工拿起连杆后手指感觉到油膜发粘,连杆表面被沾上指痕等问题。由于连杆在发动机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其尺寸精度及零件表面要求十分高,不但需要零件十分的清洁,无生锈,而由于表面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涂层的附着力好坏,所以应重视表面处理工序。
通常,对在水溶性的防锈化合物中浸泡后连杆直接进行的普通加热干燥和自然蒸发干燥,而这样做导致连杆表面的防锈涂层的附着力强度不够高,耐候性不好,对于超过2个月的长途海运环境,仍然会出现部分连杆表面锈化的现象。
红外线干燥也叫辐射干燥,是指利用红外线辐射使干燥物料中的水分汽化的干燥方法。红外线干燥方式在工业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干燥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等优点。现有的烘道内污染产品的问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是造成良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在用市场上的烘道固化印在发动机连杆表面的水溶性的防锈化合物时产生的有机废气、直接上升到红外发热管表面,此种废气与几百度高温的红外发热表面接触产生碳化、生成硬物粘在红外发热管表面,随着碳化物增加粘附不稳的碳化物往下掉落到没固化好发动机连杆表面、产生凸点、亮点、不同色,造成发动机连杆表面质量不合格,产生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比较高、节约原料、成本低,用于发动机连杆烘干的红外烘道装置,并且操作方法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的红外烘道装置,通过采用波长为760-800纳米红外线强化防锈涂层与连杆的附着力,同时提供一种全角度对连杆进行红外线照射的流水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的红外烘道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红外干燥法是连续作业,自动化程度高,需要相对较少的人力成本。
通过下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烘道装置,用于对至少一发动机连杆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烘道装置包括一烘道体和至少一红外线灯管,所述红外线灯管被设置在所述烘道体内壁形成的通道中并且沿着所述烘道体的两侧内壁上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烘道体的两侧内壁共设有至少八根红外线灯管,每八根为组,每组的红外线灯管分左右各四根对称环绕于所述发动机连杆四周设置,根据所述通道的长度设置组数至少1组。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材质,波长主要集中在760-800纳米范围内的红外线灯管,与涂层成膜的红外敏感区基本一致,因而特别适合用于防锈涂层的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8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质管道3PE全粉末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柱形钢管喷漆后的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