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1453.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岑晏青;查旭东;蒋海峰;肖秋明;刘志强;张起森;郝威;马健翔;李子豪;王鑫;张文梁;文韬;卢铖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10/20;E01C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厉田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组 安装槽 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摆动驱动机构 转动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 光伏电池组 透光保护板 追踪系统 微阵列 面层 底座 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板 发电效率 结构稳定 路面结构 密封连接 倾斜活动 承重层 上下槽 条形光 多块 上槽 拼接 施工 环保 | ||
1.一种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包括多个面层单元(1),各面层单元(1)相互拼接并安装在路面结构承重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单元(1)包括底座(11)、多块条形光伏太阳能电池板(12)、转盘组(13)、透光保护板(14)、转动驱动电机(15)和摆动驱动机构(16),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阶梯安装槽(111),所述转盘组(13)安装在阶梯安装槽(111)的上下槽内,各所述条形光伏太阳能电池板(12)呈间隔倾斜活动布置在转盘组(13)上,所述转动驱动电机(15)安装在转盘组(13)下部并与转盘组(13)连接,所述摆动驱动机构(16)安装在转盘组(13)上部并与各条形光伏太阳能电池板(12)连接,所述透光保护板(14)与阶梯安装槽(111)的上槽密封连接、且透光保护板(14)与底座(11)上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13)上还装设有光感模块(17),所述光感模块(17)与转动驱动电机(15)和摆动驱动机构(16)信号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13)包括下转盘(131)和上转盘(132),所述下转盘(131)与阶梯安装槽(111)的下槽间隙配合、且下转盘(131)与底部的转动驱动电机(15)连接,所述上转盘(132)与阶梯安装槽(111)的上槽间隙配合并承载在下转盘(131)上,各条形光伏太阳能电池板(12)和摆动驱动机构(16)安装在上转盘(1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驱动机构(16)包括摆动驱动电机(161)、摆杆(162)和连杆(163),所述摆动驱动电机(161)安装在上转盘(132)上并与光感模块(17)信号联接,所述摆杆(162)与摆动驱动电机(1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杆(163)安装在摆杆(162)上,各条形光伏太阳能电池板(12)呈间隔倾斜布置在连杆(163)上并与连杆(163)活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盘(131)、上转盘(132)以及底座(11)的中心位置均开设能通至路面结构承重层的透气过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设置为空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长沙理工大学,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14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