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斜桩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1885.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山;王建军;刘长伟;耿良才;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围护桩 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倾斜桩 支撑桩 斜向 开挖 基坑支护工程 既有建筑物 边线距离 工程造价 基坑土方 基坑支护 结构施工 施工效率 斜向设置 周边环境 作业空间 支护 地下室 边坡 冠梁 红线 锚索 土体 支撑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斜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点是该基坑支护由斜向基坑设置的支撑桩与基坑外的围护桩组成,所述支撑桩以10~20°角度斜向基坑底部的土体中,且一端斜向设置在坑外的围护桩,且与设置在围护桩顶部的冠梁连接,所述基坑外侧的边坡采用喷砼加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基坑内无任何支撑及锚索,为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空间,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结构简单,支护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既有建筑物多以及开挖边线距离红线较近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倾斜桩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一般都采用内支撑支护结构、桩锚支护结构或斜桩墙支护结构等,其中以内支撑支护结构居多。内支撑由水平的支撑梁和竖向的支撑立柱组成,其主要布置形式有环形、网格、对撑或角撑等,内支撑支护结构由于基坑内有大量立柱及水平支撑梁,影响土方开挖,挖机的工效低,从而延长了基坑使用时间和总工期,而且开挖过程中容易对立柱或支撑梁造成损伤,影响基坑的安全性,尤其地下室主体施工时,立柱穿过地下室防水层,影响底板的防水效果。桩锚支护结构的锚索锚固于基坑外的土体中,锁定在围护结构上的锚索一般为30m以上,且全长均位于土体中易超越用电红线。斜桩墙支护结构由斜桩墙与冠梁和竖向支撑桩组成,其斜桩倾向基坑外,其后背部的土压力经过斜桩墙与冠梁传递给竖向支撑桩,且倾斜桩下部土体需要掏出,施工空间狭小。
现有技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需要在基坑内设置大量的支撑结构,使基坑内的空间被大量占用,作业空间小,影响挖机的土方开挖,工效率低,易碰触斜桩墙,影响基坑安全,而桩锚支护结构的锚索一般为30m以上,基本都伸出用电红线而无法使用,斜桩墙支护结构的倾斜桩下部土体需要掏出,施工空间狭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倾斜桩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喷砼加固基坑边坡的倾斜桩结构,倾斜桩顶部朝向基坑外部,底部斜向进入基坑底部的土体中,围护桩竖直设置于倾斜桩顶部的下方,围护桩顶部由冠梁与倾斜桩相连,围护桩设置于基坑外土体中,将基坑周边土体的水平方向的压力通过围护桩上的冠梁传递给插入基坑底部的倾斜支撑桩,基坑内无任何支撑及锚索,为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空间,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结构简单,支护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既有建筑物多以及开挖边线距离红线较近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倾斜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支撑桩以及基坑,其特点是该基坑支护由斜向基坑设置的支撑桩与基坑外的围护桩组成,所述支撑桩以10~20°角度斜向基坑底部的土体中,且一端斜向设置在坑外的围护桩,且与设置在围护桩顶部的冠梁连接,所述基坑外侧的边坡采用喷砼加固;所述冠梁设有朝向坑内设置的棱台与支撑桩连接。
所述支撑桩为钢筋混凝土桩,其间距为5~7m。
所述围护桩为钢筋混凝土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开挖空间大,基坑内无任何支撑及锚索,为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空间,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结构简单,支护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既有建筑物多以及开挖边线距离红线较近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运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1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咬合桩的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锤击钢管用的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