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2658.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陶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B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拉弧 直流汇流箱 电性连接 检测模块 输出端 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负极输入端 兼容连接器 正极输入端 汇流箱 输出断路器 负极 线路连接 正极输入 底端 光伏 螺丝 压接 松动 火灾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包括汇流箱主体,汇流箱主体的底端分别设有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正极输入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输出断路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负极输入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增加的第一MC兼容连接器和第二MC兼容连接器,避免了光伏直流汇流箱在现场通过螺丝压接进行线路连接,从而避免了施工不规范导致的连接处导线松动,长期产生直流拉弧,最终引起火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直流汇流箱,具体为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
背景技术
光伏直流汇流箱是一种在光伏电站建设中,将多路光伏组串汇集成一路,集中接入光伏逆变器的电气设备。传统的光伏直流汇流箱,由于输入端一般都是靠螺丝压接,在现场施工不规范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温度热胀冷缩等情况,引起输入端压接处导线松动,长期处于直流拉弧状态,最终导致线路起火,烧毁直流汇流箱,甚至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的光伏直流汇流箱,由于输入端一般都是靠螺丝压接,在现场施工不规范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温度热胀冷缩等情况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包括汇流箱主体,所述汇流箱主体的底端分别设有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所述正极输入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输出断路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输入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输出断路器的其中另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其中另一个输出端和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浪涌防雷保护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汇流箱主体的一端通过两个合页与箱门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输入端与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输入端与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和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与输出断路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输入端的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的输入端分别设有第一MC兼容连接器和第二MC兼容连接器。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的表面设有观察窗,且箱门的另一端设有密码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通过在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增加的第一MC兼容连接器和第二MC兼容连接器,避免了光伏直流汇流箱在现场通过螺丝压接进行线路连接,从而避免了施工不规范导致的连接处导线松动,长期产生直流拉弧,最终引起火灾。通过在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增加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和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从而及时发生直流拉弧,在刚发生的一瞬减,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和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即可发出信号给输出断路器,输出断路器断开电路,也就避免了直流拉弧继续存在,最后引起火灾,且通过观察窗便于观察汇流箱主体中的情况,通过密码锁将箱门与汇流箱主体固定连接,防止非该专业领域的人员打开该汇流箱发生危险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防起火光伏直流汇流箱的模块。
图中:1、汇流箱主体;2、第一MC4兼容连接器;3、正极输入端;4、第一直流拉弧检测模块;5、第二MC4兼容连接器;6、负极输入端;7、第二直流拉弧检测模块;8、浪涌防雷保护器;9、输出断路器;10、合页;11、箱门;12、观察窗;13、密码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2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