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2785.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5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煌;曹琳;徐宗永;周德柱;田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填料 初期雨水 桶体 陶粒 生态填料层 布水槽 通气层 本实用新型 横断面 处理单元 处理系统 顶部设置 分层设置 均匀布置 陶粒垫层 桶体侧壁 维护方便 布水孔 模块化 排水孔 碎石层 通气孔 土壤层 填装 体内 运营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断面呈方形的桶体以及填装在桶体内的填料;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布水槽,所述布水槽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布水孔,桶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填料从下到上分层设置为碎石层、陶粒垫层、生态填料层、陶粒通气层、生态填料层和土壤层;与陶粒通气层对应的桶体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上述的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将生态填料处理系统模块化,各模块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使用,安装和维护方便,降低生态填料系统的运营和配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径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城市范围内的不可渗透下垫面规模不断增大,改变了雨水环境循环途径。下垫面组成的变化,造成雨水下渗能力减弱,降雨径流量急剧增加,降雨径流峰值提前,污染物负荷也存在着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初期雨水携带着大量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周围的河湖中,对已很脆弱的城市水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并制约着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初期雨水中的最为典型特征污染物为总悬浮固体,并且它浓度与其他污染物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总悬浮固体是众多污染的载体。
生态填料处理初期雨水,集降解、过滤、吸附等功能于一体,是一项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有效的处理雨水的技术。通常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系统采用整体分层布置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生态填料的基质填料容易堵塞,造成生态填料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降低等问题。为解决生态填料堵塞问题,其解决方法要么是通过反冲洗来提高其有效孔隙率,这样就会使生态填料系统停止运行;要么是生态填料池轮换使用,这样就会建设备用的生态填料系统,使建设成本增加;这些方式也都不能方便地解决填料的再生问题,也不能很方便地解决生态填料换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将生态填料处理系统模块化,各模块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使用,安装和维护方便,降低生态填料系统的运营和配置成本。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断面呈方形的桶体以及填装在桶体内的填料;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布水槽,所述布水槽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布水孔,桶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填料从下到上分层设置为碎石层、陶粒垫层、生态填料层、陶粒通气层、生态填料层和土壤层;与陶粒通气层对应的桶体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的底部四周设置出水斜坡,所述排水孔均匀布置在出水斜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斜坡的高度不超过碎石层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槽为U型槽,布水槽在桶体顶部的靠近两侧壁的位置各设置一条。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槽下方的桶体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提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还包括:布水槽止水扣件,所述布水槽止水扣件包括:止水片和固定片,所述止水片呈与所述布水槽形状相匹配的槽状,所述固定片垂直于止水片的轴向布置并从止水片的背离开口的一面垂直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初期雨水处理的生态填料模块还包括:连接扣件,所述连接扣件为断面呈匚型的槽状结构,且匚型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固定片与两个桶体侧壁的厚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为聚乙烯热塑性树脂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将生态填料处理系统模块化,各模块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单元使用,可以在不停止整个生态填料系统的情况下对单独的模块进行清洗、更换,安装和维护方便;
2、无需建设备用的生态填料系统轮换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3、可以方便地解决填料的再生和换填问题,降低生态填料系统的运营和配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2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公路旁用于去除重金属的雨水生物滞留池